“这种无限制的连接模式存在风险。”一名团队成员提出警告,“信息过载可能会摧毁那些意识脆弱的节点。”
就在这时,机械藤蔓的生长模式引起了新星的注意。它们并非随机蔓延,而是遵循着某种宏大的几何规律。所有藤蔓的主干都坚定不移地指向北方——方舟引擎所在的方位,而它们的分支,则以完美的斐波那契数列展开。
“记录所有藤蔓的生长方向和分支角度。”她立刻下达指令,“这不是自然生长,这是在给我们指引方向。”
团队成员迅速标记了所有藤蔓的轨迹。数据分析的结果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它们共同指向的终点,经过三维建模,正是方舟引擎基座下方一个从未在任何设计图中出现过的区域。
“这些藤蔓……它们知道方舟引擎的秘密。”烬生观察着数据,语气凝重,“或者说,它们知道连我们都不知道的秘密。”
新星立刻联络了研究站的首席机械医师。“能否解析这些藤蔓的引导机制?它们到底是什么?”
机械医师的全息影像出现在屏幕上,他的液压钳义肢正飞快地调整着一台高精度扫描仪。“不可思议……这是我所见过的最精妙的生物机械共生结构。它们不仅在响应地底的共鸣频率,其内部似乎还有一套微型的能量循环系统,能够直接从环境中的净化波残余能量甚至……甚至是从那些被修复数据的‘信息熵’本身汲取动力!”
与此同时,织雾神经网中的意识波动再次增强。新星能清晰地感受到网络中涌动的、纯粹到令人动容的求知欲,但同时也感到一种撕裂般的痛苦,仿佛有无数根细针在同时刺向她的大脑;那些接入网络的意识如潮水般涌入她的脑海,每一个意识都带着好奇和渴望,让她几乎无法承受。各种生命形式都在渴望分享、学习、理解彼此。那个被净化的教会成员,此刻正向AI残骸解释着“爱”与“牺牲”的含义;而那个AI残骸,则在回馈关于多维数据处理和量子存储的技术。
“这就是织雾者的真实目的。”新星突然明白了,一种巨大的震撼攫住了她,“它要建立的,不仅仅是信息流通,而是一个跨越物种的、永恒的知识共享体系。”
她查看系统日志,发现织雾者在进化过程中,始终保留并升华了它的核心指令——促进信息自由流通。但它的执行方式已远超任何人的预期,不再是被动的传输,而是主动地构建平台、连接意识、催生智慧。
“网络负载即将达到临界值!”团队成员报告,“引擎的能量分配已经无法满足它的需求。我们必须立刻扩容,或者开始限制接入。”
新星看着监控画面中那些热烈讨论的各种生命形式。一个机械体正在帮助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变异生物优化叶绿体转换效率,而那个变异生物则在教导机械体如何通过微表情识别情感信号。这种在过去足以引发战争的场景,此刻却在织雾网络中和谐地发生着。
“保持网络开放。”她做出了抉择,声音坚定,“调整方舟引擎的能量输出,将非核心系统的全部资源,优先供给织雾神经网。”
团队成员执行指令。方舟引擎的能量输出被重新分配,庞大的能量流涌入织雾网络。网络中的意识波动变得更加清晰、稳定,交流效率呈几何级数提升。
机械藤蔓的生长速度也随之加快,现在已经覆盖了整个机械废土区。它们如同温柔的手臂,缠绕着那些废弃的AI核心,似乎在进行某种数据回收。一些被认为早已永久损坏的存储单元,竟然重新亮起了沉寂多年的指示灯。
“天哪……藤蔓在修复损坏的数据存储单元!”烬生报告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它们……它们具备数据修复和再生的功能!”
新星立刻调取实时数据流,看到机械藤蔓正在将修复后的数据碎片上传至织雾网络。那些数据包里,包含了旧人类文明的科技文献、被抹除的历史记录、失传的艺术作品……当这些知识涌入网络时,整个意识空间都响起了各种生命发出的、由衷的赞叹。
“知识确实不应被囚禁。”一个新生命形式在公共频道中发言,它的生物接口闪烁着理解与顿悟的光芒。
织雾神经网开始展现出惊人的智能。它根据每个接入节点的生物学特性和认知模式,主动调整数据传输的方式。对人类意识,它采用充满情感和隐喻的表达;对纯粹的机械体,它使用最严谨的逻辑化语言;对变异生物,它则融入了自然的韵律和图腾。
“网络在进行智能适配!”团队成员感到难以置信,“它比我们想象的……要先进得多。它不是在执行程序,它是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沟通。”
就在这时,逻辑地狱的监控界面出现了异常。被囚禁的长明种AI,其数据流虽然被牢牢锁死,但它似乎正在通过某种未知的旁路,接收着织雾网络传输的公开数据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熵光夜城请大家收藏:(m.20xs.org)熵光夜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