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屿白作为“技术总监”(自封的),每天在工坊里转悠,闻着甜香,听着“叮叮哐哐”,看着一筐筐雪白蓬松的“悦音糖”新鲜出炉,成就感爆棚。他时不时拿起一支新糖,装模作样地“品鉴”一番,然后煞有介事地对负责音波的小太监指点江山:“小德子!你这锣敲得不够圆润!‘哐’声带毛刺了!影响糖丝蓬松度!要‘嗡~’中带点‘润~’,懂不懂?再来!”
小德子苦着脸:“江大人……这‘嗡~润~’是个什么声儿啊?奴才……奴才尽力!”
而作为“首席品控官”(被福顺强行按上的头衔)的周墨宣,日子就有点……水深火热了。
工坊角落专门给他设了个“雅座”,铺着软垫,摆着清茶。但周老显然坐不住。他拄着拐棍,板着脸,像一尊移动的监工雕像,在弥漫的甜香和“叮叮哐哐”的背景音中逡巡。福顺特意交代了:每批次“悦音糖”出炉,必须先请周老“试毒”……呃,是“品鉴效果”!
于是乎,周老的日常变成了:
一支新糖递到面前。
周墨宣皱眉,嫌弃地瞥一眼那蓬松的糖丝(内心OS:有辱斯文!),但想到此物关乎自己能否摆脱“晕韵”之苦,还是忍着别扭,揪下一小撮,极其勉强地塞进嘴里。
闭眼,皱眉,仔细感受。
“此批……音波过躁!‘哐’声太重!糖丝略硬!吸附之效……减三成!” (内心:齁嗓子!)
下一支。
“此批……‘叮’声过碎!韵律不稳!糖丝过绵!入口即塌!成何体统!” (内心:粘牙!)
再下一支。
“嗯……此批尚可。音波清正,糖丝蓬松有韧,入口清甜,余韵……呃,余味悠长。” 周老评价完,若无其事地……把剩下的大半支糖飞快地揣进了自己袖子里。动作行云流水,快得让人看不清。
旁边记录的小太监憋着笑,笔尖颤抖。
江屿白远远看着,差点笑出声:傲娇老学究的“真香”现场!嘴上批判得狠,身体却很诚实嘛!
量产顺利,效果显着。
第一批“御赐悦音糖”优先供应了饱受“韵律失调”折磨的朝堂重臣和宫中要害部门。效果立竿见影!
早朝时,再也听不到武将憋红脸的“固若金汤……汤要趁热”,也少了文官弹劾时卡壳的“令人发指……指桑骂槐”。虽然偶尔还是有人忍不住带点尾韵,但至少不会引发集体共鸣和头晕目眩了。朝堂效率(和陛下的心情)肉眼可见地回升。
宫里更是刮起了“悦音”风!小太监宫女们腰杆挺直了,说话也利索了(虽然韵律感还在),连御膳房王师傅吆喝“火候”都恢复了往日的中气十足。整个皇宫仿佛摘掉了一副无形的、令人烦躁的耳机,空气都清新了不少。
消息像长了翅膀,飞出了宫墙。
京城百姓都知道宫里出了种“仙糖”,专治被那晚“太庙神音”震出来的“怪病”——听人说话押韵就想吐!一时间,“悦音糖”成了传说中包治百病(特指晕韵)的神物,千金难求。黑市上,一支原味“悦音糖”的价格被炒得比同等重量的金子还贵!小贩们更是嗅到了商机,街头巷尾开始出现各种山寨“安神糖”、“宁韵糕”,虽然效果存疑,但吆喝起来绝对押韵:
“吃了安神糖,耳清心不慌!韵律不再扰,生活乐淘淘~!”
“宁韵糕,宁韵糕,专治头晕和心焦!押韵跑调都不怕,吃完就能笑哈哈~!”
就在这“悦音糖”供不应求、全民追捧的当口,福顺的一个意外发现,把这“甜味救国策”推向了新的高度。
这日,福顺奉旨去京郊大营犒赏在“太庙音律大乱斗”中立功的禁军将士。自然带上了大批刚出炉、还散发着甜香的“悦音糖”作为额外奖赏。
军营里,气氛热烈。立功将士喜气洋洋地领了赏银,又好奇地接过那白乎乎、轻飘飘的“悦音糖”。
“福公公,这……真是陛下赏的仙糖?吃了真能不晕乎?”一个满脸络腮胡的校尉拿着糖,憨憨地问。他们这些大老粗,对那晚的魔音灌耳和之后的“韵律敏感”同样记忆犹新,操练时偶尔吼一嗓子都怕带出韵脚惹人笑话。
“那是自然!”福顺挺着肚子,一脸与有荣焉,“此乃陛下赐名‘悦音糖’!专克各种邪音杂韵!尔等为君分忧,护卫社稷,些许辛苦,陛下都记着呢!快尝尝!”
将士们将信将疑,学着福顺的样子,小心翼翼咬了一口。蓬松的糖丝入口即化,清甜的滋味在舌尖蔓延。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不止是那种因噪音残留带来的隐隐眩晕感消失了,更让这些经历过战场搏杀、神经时刻紧绷的汉子们感到一种久违的、从内而外的松弛感!仿佛一直压在胸口的一块石头被搬开了,呼吸都顺畅了许多!连日操练的疲惫似乎也缓解了不少!
“嘿!神了!”络腮胡校尉眼睛瞪得溜圆,三两口就把糖吞了下去,咂咂嘴,“福公公!这糖……吃完心里头……舒坦!像……像刚泡了个热水澡!浑身得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