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就这么办!”阿古拉王那声洪钟般的“好”字,带着草原特有的豪迈劲儿,震得洞窟顶上最后一点浮灰都扑簌簌掉了下来,精准地给周墨宣的官帽又添了一层“雪”。
老学究捂着心口,差点被这声“好”送走,一口气卡在喉咙里,憋得脸色由青转紫。他哆嗦着手指头,想指着北狄王再吼一句“竖子尔敢”,可喉咙里只发出“嗬嗬”的破风箱声。
江屿白眼疾手快,一把搀住摇摇欲坠的周墨宣,另一只手隐蔽地狠狠掐了自己大腿一把,才把嘴角那抹“忽悠成功”的得意劲儿压下去,换上一副“王上英明神武,合作共赢指日可待”的真诚笑容:“王上圣明!您这格局,草原第一!”
乐瑶默默上前,不动声色地扶住周墨宣另一只胳膊,清冷的眸子扫过石台上那卷灰白“书简”,又飞快地垂下。刚才那丝微弱的脉动,像投入心湖的石子,涟漪未散。
“嘿嘿!”阿古拉王被那句“草原第一”捧得浑身舒坦,蒲扇大的手一挥,豪气干云,“巴特尔!听见没?赶紧的!给贵客们安排最好的毡帐!好酒好肉伺候着!从今天起,这祭坛…呃…还有这‘说明书’!”他指了指石台,“就是咱们和王朝兄弟…那叫啥来着?对!联合研究!的地盘了!”
巴特尔那张凶脸绷得像块铁板,眼神复杂地在自家王上兴奋的大脸、祭坛、书简以及快厥过去的周墨宣脸上转了一圈,最终还是闷闷地应了一声:“是,王上。”他指挥着几个同样一脸懵的侍卫,小心翼翼地、像抬祖宗棺材板似的,把那方托着“书简”的石台(连带着书简)给挪了下来。
周墨宣眼睁睁看着“圣物”被抬走,一口气终于喘了上来,发出惊天动地的咳嗽,眼泪都咳出来了,指着阿古拉王的背影,悲愤交加:“蛮…蛮…咳…咳咳…斯文扫地!斯文扫地啊!”
江屿白赶紧顺毛捋:“周老!周老!大局!大局为重!书简还在!原典还在!没被当柴火烧了就是胜利!咱得研究啊!研究透了才能把主动权拿回来!您说是不?”他一边说一边疯狂给乐瑶使眼色。
乐瑶会意,声音清冷却带着安抚:“周大人,此地能量场混乱,不宜久留。且原典既已现世,如何解读才是当务之急。北狄王既已允诺联合研究,我们…尚有可为。”
周墨宣看着乐瑶沉静的脸,又看看江屿白那副“我懂您”的狗腿表情,再看看被抬走的“书简”,一股悲凉夹杂着责任感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最终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像被抽干了力气,任由两人搀扶着,脚步虚浮地跟着往外走。
摩诃耶摸着光头上的包,看着这戏剧性的一幕,小声对着空气嘀咕:“佛祖啊…这研究…怕是要比西天取经还热闹…”
三天后,北狄王庭边缘,一片被清空出来的巨大石台广场。
临时搭建的巨大毡帐像个撑歪了的蘑菇,杵在广场中央,里面被划分成两半。一边,摆着几张从王朝使团马车里卸下来的、勉强算得上“书案”的玩意儿,上面堆满了周墨宣带来的、能砸死人的厚重典籍和拓片工具,透着一股子“知识就是重量”的压迫感。
另一边,风格突变。铺着厚厚的兽皮地毯,散落着几个充当坐垫的羊毛捆,还有几个一看就是刚宰的、还带着膻味的小马扎。空气中弥漫着烤羊肉、马奶酒和某种…嗯…草原汉子特有的、浓郁的生命气息。
联合研究组,正式挂牌营业!虽然牌子是块临时找来的木板,上面用烧火棍歪歪扭扭烫了几个狄文和王朝文字,翻译过来大概是:“唱歌石头大家伙研究窝”。
王朝代表团:首席技术官(自封)兼翻译(被迫)江屿白,组长(气还没消)周墨宣,艺术总监(兼技术骨干)乐瑶,以及编外吉祥物(兼蹭饭担当)摩诃耶。
北狄代表团:领队是王庭资格最老、皱纹能夹死蚊子的老萨满——乌恩其(名字意为“真诚”,但眼神总像没睡醒)。队员是三个好奇心爆棚、精力更爆棚的贵族青年——摔跤能手巴图(“结实”)、神射手苏和(“斧子”,形容他射箭快准狠?)、以及王族远亲、立志要当草原第一吟游诗人的阿尔斯楞(“狮子”,可惜气质像只好奇的土拨鼠)。
双方人马在毡帐中间那条无形的“三八线”两侧,大眼瞪小眼。
气氛,比祭坛骂人的回音壁还尴尬。
周墨宣板着一张“尔等蛮夷休想玷污圣学”的棺材脸,端坐在书案后,努力挺直腰板,试图用眼神里的冰碴子冻死对面那几个坐没坐相、还好奇地探头探脑的草原汉子。
老萨满乌恩其盘腿坐在羊毛捆上,眼皮耷拉着,怀里抱着他那根磨得油光水亮的鹿角法杖,脑袋一点一点,像是随时准备去见长生天汇报工作。对于周墨宣的“死亡凝视”,他老人家完全免疫,甚至可能根本没看见。
巴图、苏和、阿尔斯楞这三个活宝,则像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屁股底下跟长了钉子似的扭来扭去,眼睛滴溜溜乱转,一会儿瞅瞅周墨宣案头那堆“砖头书”,一会儿瞄瞄乐瑶带来的古琴和一堆精巧音叉,最后目光齐刷刷锁定在毡帐角落里,被层层油布包裹保护起来的祭坛核心部件——那卷灰白色的“书简”石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