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墨宣的笔,悬在半空,久久没有落下。
那篇慷慨激昂的《谏废表情疏》,终究是写不下去了。
他烦躁地放下笔,在书房里踱起步来。
满脑子都是那些夸张的线条、扭曲的表情、还有那魔性的配文。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jpg】——精准打击废话文学。
【朕累了.jpg】——形象传递疲惫感。
【就这?.jpg】——极致浓缩不屑情绪。
这每一种情绪,似乎都对应着一种独特的…“气韵”?
音律院研究的就是天地万物之“韵律”,声音有韵律,色彩有韵律,难道这情绪的表达,也有其独特的韵律法则?
只是这种法则,并非通过琴瑟钟鼓,而是通过…线条的曲直、色彩的浓淡、形态的夸张与否来呈现?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像藤蔓一样,迅速缠绕住了周墨宣的心。
他猛地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学术探究的狂热光芒。
是了!
定是如此!
那妖物…那“表情包”之所以能产生如此效果,定是因为其暗合了某种未知的、“情绪韵律”的法则!
虽然其形式粗鄙,但其内核,或许值得研究!
若能解析其中奥秘,或许能开创一门新的学问——“情绪韵律学”?
甚至…能反过来用于精进音律院的正统技艺?比如,让庄严的祭祀乐章,也能更好地传达出神圣、悲悯、喜悦等不同情绪?
周墨宣的心,砰砰狂跳起来。
他感觉自己仿佛在无尽的黑暗中,看到了一缕微光。
虽然那微光来自一个他极其鄙视的方向,但光的本质,或许并无善恶?
纠结!无比的纠结!
学术良知和对新知的渴望,与根深蒂固的礼法观念,在他脑中激烈搏斗。
最终,学者探究未知的本能,艰难地占据了上风。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做出了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
他重新铺开一张纸,提笔,郑重地写下了几个大字:
《关于“极简意念传达符”所承载之情绪韵律与传播效能之初探》
写完后,他看着这个标题,老脸微微发烫。
这标题…怎么看都透着一股不正经的气息。
但他强行告诉自己,这是严谨的学术研究!是为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为了更好的扞卫正统!
“来人!”他朝外面喊了一声。
一个学生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院长有何吩咐?”
周墨宣将写好的课题名称递给学生,语气严肃,仿佛在交代什么关乎国运的重大任务:“将此课题,录入本院下月研究名录。等级列为…甲等。”
“甲等?”学生接过纸张一看,眼睛瞬间瞪大了,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音律院甲等课题,向来都是《论编钟音律与天地四时之对应》《祭祀乐章中“和”之精神的体现》这类高大上的项目。
这“…情绪韵律与传播效能”是个啥?还有那“极简意念传达符”又是什么东西?
学生感觉自己可能没睡醒。
“院长…这…”
“嗯?”周墨宣一个眼刀扫过去,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有何疑问?”
“没…没有!”学生一个激灵,赶紧低头,“学生这就去办!”
学生拿着那张仿佛烫手的课题纸,晕乎乎地走了。
周墨宣看着学生离开的背影,轻轻吁了口气,感觉像是脱力般坐回了椅子里。
他知道,这个决定一旦做出,必将引来无数非议和嘲笑。
但他顾不上了。
他对那“表情包”背后可能隐藏的“情绪韵律”法则,实在太好奇了!
很快,音律院下月研究名录张贴了出来。
当其他院士和学生看到那个突兀的、画风清奇的甲等课题时,整个音律院差点炸了锅。
“院…院长这是怎么了?被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上身了?”
“情绪韵律?极简意念传达符?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甲等?这课题凭什么甲等?!”
“莫非是陛下旨意?”
议论纷纷,猜测四起。
周墨宣顶着巨大的压力,面无表情,开始了他的研究。
第一步:收集样本。
他拉不下脸直接去找江屿白要,只好迂回地找到福顺,含糊地表示需要“研究素材”,用于“学术批判”。
福顺多精的人啊,一眼就看穿了周老那点别扭心思,忍着笑,真给他弄来了一沓各式各样的表情包彩笺复印件——当然是剔除了陛下御容和那些过于“大逆不道”的。
周墨宣如获至宝,又羞于让人看见,只得关起门来,一个人对着那些翻白眼的小人、流口水的羊头、喋喋不休的老头,开始了严肃的学术分析。
他试图找出每一种表情对应的“情绪频率”,分析其线条走向与情绪强度的关系,研究色彩明暗对观者心理的影响…
过程极其痛苦且分裂。
时常是分析分析着,就被那魔性的画面带偏,忍不住笑出声,然后又立刻板起脸,痛斥自己“意志不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