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将频率数据与钦安殿“北斗七星石”的方位布局图进行叠加演算时,一个惊人的吻合出现了——这个共鸣频率的谐波,恰好能与北斗七星石中“天枢星”与“摇光星”两颗主石的连线方向,以及它们与钦安殿宝顶构成的特定角度产生共振!
“天枢”星,北斗七星之首,又名“贪狼”,在道教星象学中具有特殊地位。难道钦安殿的“阵眼”,并非指代整个七星阵,而是特指“天枢星”对应的这块石头,或者其能量焦点所在?
这个发现让沈墨精神大振。他需要去实地验证。
夜幕降临,故宫闭馆,一切归于沉寂。沈墨凭借特殊的权限,再次来到了钦安殿前。今夜无月,只有稀疏的星子在深邃的夜空中闪烁,北斗七星的勺柄清晰可辨,指向东方。
他没有开灯,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微弱星光,走到代表“天枢”的那块青石旁。这块石头比其他星石略大,位置也最靠近钦安殿的正门。
他取出“星髓”和一片“窥月”镜片。当这两样东西靠近“天枢”石时,他清晰地感觉到,手中的“星髓”温度微微升高了一丝,而那片“窥月”镜片内部,竟自主地泛起了比白天更明显的、水波般的虹光!
共鸣在增强!
他俯下身,用手轻轻抚摸冰凉的石面。石面光滑,没有任何明显的孔洞或缝隙。他尝试将“星髓”贴近石面,缓缓移动。当“星髓”移动到石面中心偏东北角的一处时,那种共鸣感达到了顶峰,“星髓”甚至微微震颤起来,表面的星云纹理仿佛在呼吸般明灭不定。
是这里了!
但这石面严丝合缝,“嵌于”又从何谈起?难道需要凿开石头?这绝无可能。
沈墨沉思片刻,回想起开启妆奁暗格的经验。他再次取出雷击木。既然雷击木的至阳之气能激活妆奁的星图机关,那么对于这依靠星力与特殊材质共鸣的“阵眼”,是否也能起到类似“钥匙”或“催化剂”的作用?
他将雷击木轻轻抵在“星髓”所指示的那个点位旁边。同时,另一只手将“窥月”镜片尽量贴近石面。
几秒钟过去了,没有任何反应。
就在他以为方法不对,准备放弃时,异变陡生!
被他贴近石面的那片“窥月”镜片,突然毫光大放!内部流淌的虹彩不再是微弱的光流,而是投射出了一束清晰可见的、如同极光般变幻不定的光柱,直直地照射在“天枢”石光滑的表面上!
而被光柱照射的那片石面,在虹光的笼罩下,竟然开始变得……透明起来!
不,不是透明,是石质的纹理在虹光中逐渐淡化、隐去,显露出了其下方——一个并非真实存在于物理空间、而是由光影交织构成的、仅容一人匍匐通过的虚幻入口!入口内部幽暗,看不清具体情况,只能感受到一股古老、苍凉、带着星辰般冰冷气息的“北顶之气”从中弥漫而出!
这“石室”,竟然是一个依托星石能量场和特殊法器(窥月镜片、星髓)才能开启的、介于虚实之间的奇异空间!难怪常规勘探无法发现!
沈墨心中震撼无以复加。董贯山、董晚秋父女所掌握的“阴阳工”技艺,竟已达到了如此匪夷所思的境界!这已经完全超出了普通文物修复和历史考证的范畴,触及了某种现代科学都难以解释的领域。
他深吸一口那冰冷的“北顶之气”,感觉精神为之一振,连日来的疲惫竟消散不少。他不再犹豫,收起雷击木,一手紧握“星髓”,一手拿着发光的“窥月”镜片,俯身便向那光影入口探去。
就在他上半身即将没入那虚幻光门的瞬间,一种极其突兀的、被窥视的冰冷感觉,如同毒蛇般骤然缠上他的后颈!
他猛地回头!
只见钦安殿重檐殿顶的阴影里,不知何时,无声无息地立着一个模糊的黑影!那黑影仿佛与夜色融为一体,看不清面目身形,只有一双眼睛,冰冷、空洞,不带任何人类情感,正牢牢地锁定着他!
“索影者?!”
沈墨头皮发炸,几乎是本能地,身体向前一倾,彻底投入了那光影构成的“石室”入口!
在他身影消失的刹那,那虚幻的光门如同水波般剧烈荡漾了一下,随即迅速收敛、黯淡,最终连同那片虹光一起,彻底消失在光滑的石面之上,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过。
殿顶的黑影,依旧静立不动,只有那双冰冷的眼睛,在黑暗中,转向了沈墨消失的位置,久久未曾移开。
钦安殿前,恢复了夜的寂静。只有北斗七星,在天穹上沉默地旋转,俯瞰着这片承载了太多秘密的宫苑。
喜欢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请大家收藏:(m.20xs.org)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