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韵堂的晨光带着通济河的水汽,落在工作台的青铜探水勺上,勺底还沾着去年修复御河水脉时留下的水痕。沈墨指尖拂过勺沿,怀中的星槎引突然泛起清亮的蓝光 —— 这道蓝光从昨夜就没断过,比修复御河时更浓郁,直直指向故宫东侧的通济河,显然水脉支流的问题比预想中更棘手。
“砚枢组的紧急监测报告,通济河南段的水脉能量指数只剩正常水平的 55%,河水还出现了轻微浑浊,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董雅南推门进来时,手里攥着一张湿哒哒的试纸,试纸边缘泛着淡褐色,“负责水脉的董三叔说,通济河畔的清代‘青花鱼藻纹瓷枢’今早突然渗水,瓷身上的鱼藻纹都变模糊了,这是水脉‘淤塞’的信号,再拖下去,瓷枢会彻底开裂。”
通济河是故宫东侧重要的水脉支流,明清两代负责为宫苑输送活水,河畔的 “青花鱼藻纹瓷枢” 是天工坊专为稳定水脉打造的 —— 瓷枢内藏着 “水枢芯”,能过滤河水杂质、平衡水脉流速,之前影核污染时被暂时封存,上个月才重新启用,没想到短短一个月就出了问题。
沈墨抓起背包,里面备好水脉修复的全套工具:从董氏隐脉库房里翻出的 “水枢砂”—— 这是用京西玉泉山的石英砂混合星屑粉制成,能快速清理水脉淤塞;还有 “通水运咒符” 和防水探照灯,瓷枢藏在通济河水下三尺处,得靠探照灯才能看清淤塞情况。
两人驱车向东,通济河的晨光泛着细碎的银光,河畔的柳树却没了往日的翠绿,叶片边缘泛着淡黄色,显然受水脉淤塞影响,根系吸收不到足够的活水。董三叔已在河畔的石阶上等候,他穿着深蓝色防水服,手中握着一根刻满水波纹的铜杖 —— 正是天工坊传下来的 “水脉探淤杖”,杖尖的水波纹正泛着暗淡的蓝光,与星槎引的光纹形成呼应。
“沈小子,董丫头,你们可算来了!” 董三叔指着河面,“瓷枢就在那边水下,刚才用探淤杖测了,淤塞物把水枢的进水口堵得严严实实,连水枢芯都被‘水锈’裹住了,再不清淤,瓷枢会被河水泡裂!”
沈墨蹲下身,将地灵石贴在河畔的青石板上,石头的金色光纹顺着石板缝隙渗入地下,在水面下勾勒出瓷枢的轮廓 —— 瓷枢高约两尺,像个小口大肚的梅瓶,进水口被一团褐色的淤塞物堵死,淤塞物周围还缠绕着极淡的黑色影气余烬,正是之前影核污染残留的杂质,与河水中的泥沙混合,形成了坚硬的淤块。
“得先潜下去清理淤塞物,再把水枢芯取出来除锈。” 董雅南穿上防水服,背上氧气瓶,“我水性好,下去清理淤块,你们在岸上用探淤杖稳住水脉,别让河水再浑了。”
董三叔点点头,将探淤杖插入河畔的泥土中,淡蓝色光纹顺着杖身蔓延,在水面形成一道透明的屏障,暂时阻止河水继续浑浊;沈墨则打开防水探照灯,光束穿透水面,清晰照亮了水下的瓷枢 —— 淤块牢牢粘在进水口,像一层硬壳,得用青铜小铲一点点剥离,稍不留神就会刮伤瓷身的鱼藻纹。
董雅南潜入水中,手中的青铜小铲裹着软布,小心翼翼地剥离淤块。淤块又硬又滑,混杂着细小的沙砾,每剥一下,都要借助探淤杖的蓝光稳住动作,避免碰到瓷枢。沈墨在岸上紧盯着探照灯的光束,每隔半分钟就用对讲机询问情况:“淤块好剥吗?瓷身有没有刮伤?”
“淤块里裹着影气余烬,得用小铲慢慢刮,瓷身暂时没事!” 董雅南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带着轻微的水流声,“快剥完了,准备取水枢芯!”
片刻后,董雅南浮出水面,手中捧着一团褐色的淤块,淤块中还夹杂着极细的黑色颗粒 —— 正是影气余烬。她喘了口气,又再次潜入水中,这次手里多了一把微型镊子,用来夹取水枢芯。水下的瓷枢没了淤块堵塞,开始缓慢渗水,水枢芯就在瓷枢底部,被一层淡褐色的水锈裹住,像裹了层硬壳。
董雅南用镊子小心地夹住水枢芯的边缘,轻轻一拉,水枢芯终于被取出 —— 这是一颗鸽子蛋大小的水晶球,表面的水锈让原本清亮的水晶变得浑浊,只有中心还残留着一丝微弱的蓝光。她快速浮出水面,将水枢芯递给沈墨:“水锈已经渗进水晶里了,得用开水煮过的玉泉山泉水泡,再撒上水枢砂,才能彻底除锈。”
沈墨早已在岸边备好一个陶盆,盆中装着提前煮好的玉泉山泉水 —— 泉水经过高温煮沸,能软化水锈。他将水枢芯放入陶盆,再撒上一层水枢砂,轻轻搅拌,泉水瞬间泛起淡蓝色的涟漪,水锈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剥落,水晶球渐渐恢复清亮,中心的蓝光也越来越浓郁。
“水枢芯修好了,得尽快装回瓷枢,不然水脉会再次淤塞!” 董雅南擦干脸上的水珠,再次穿上防水服,“这次我带着水枢砂下去,顺便在瓷枢内壁涂一层,防止以后再长水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请大家收藏:(m.20xs.org)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