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韵堂的晨光刚漫过工作台,沈墨指尖就停在了景山契石的修复记录上 —— 星槎引平放在记录旁,表面的古地图纹路愈发清晰,妙峰山的轮廓旁多了一行细小的古篆:“总坛承天脉,四象绕枢行”。这行字昨夜还模糊不清,今早却突然显现,显然是地灵印记与星槎引共鸣,将总坛的关键信息彻底激活。
“董老爷子刚传来消息,妙峰山的天工坊总坛入口藏在‘断云崖’附近,那里有天工坊初代传人的题刻,是找到总坛的关键。” 董雅南推门进来,手中提着装满物资的背包,里面有登山绳、防水灯、压缩干粮,还有用锦盒装好的四象信物,“姑祖母特意让我带上这个 —— 天工坊的‘寻枢罗盘’复制品,能感应总坛的地脉总枢,比地灵石更精准。”
董老爷子随后也到了,他背着一个旧布包,里面装着《地灵契书》和一卷泛黄的 “天工坊舆图”,舆图上用朱砂标注着妙峰山的山路,还画着几个小小的机关符号:“总坛是天工坊的核心,初代传人怕外人闯入,设了‘四象锁枢阵’,得用你们之前修复四象地脉时用过的信物才能破解,少一样都不行。”
三人简单收拾后便驱车向妙峰山出发。车窗外的景象从城郊的农田渐变成连绵的山影,妙峰山的轮廓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山顶的云雾像一层薄纱,遮住了传说中的总坛入口。抵达山脚下的村落时,负责带路的村民早已等候在村口,他手里握着一根老藤杖,杖尖的磨损痕迹显示出常年登山的习惯:“断云崖在半山腰,路不好走,昨天下过雨,石头滑,你们可得小心。”
沿着山路向上走,两侧的树林越来越密,树干上偶尔能看到模糊的刻痕 —— 是天工坊传人留下的路标,刻着简单的 “天” 字符号。走了约摸两个时辰,前方突然出现一道陡峭的山崖,崖壁上刻着四个苍劲的古篆:“断云为门”,正是总坛入口的标记。
“寻枢罗盘有反应了!” 董雅南手中的罗盘指针疯狂转动,最终指向崖壁中央的一处凹陷,凹陷处刻着四象符号,与四象信物的纹路完全吻合,“是四象锁枢阵的阵眼,得把信物一一嵌入。”
沈墨取出四象信物,按 “东木、南火、西金、北土” 的顺序,将青木符残片、火脉石、鎏金砂(金脉信物)、土黄色护符分别嵌入凹陷 —— 信物刚触碰到阵眼,崖壁突然震动,凹陷处的四象符号同时亮起,一道石门缓缓从崖壁中推出,门楣上刻着 “天工坊总坛” 五个古篆,门后传来淡淡的地脉气息,比之前任何一处节点都更浓郁。
“小心里面有机关。” 董老爷子握着《地灵契书》走在最前面,书页上的纹路泛着淡金色光,“初代传人在舆图上写过,总坛通道里有‘木甲护枢’,是用古柏木制成的守护机关,只会攻击携带影气的人,但我们还是得防着点。”
通道内漆黑一片,董雅南打开防水灯,光束照亮两侧的石壁,壁上刻着天工坊的地脉图谱,详细记录了北京地脉的分布 —— 从西郊柏谷的木脉源头,到通济河的水脉支流,再到景山的地灵契石,所有节点都最终汇聚到总坛中央的 “地脉总枢”,图谱旁还刻着一行小字:“总枢定,则万脉安”。
走了约半刻钟,前方突然传来 “咔嗒” 声,两侧的石壁中弹出两尊木甲人,高约两米,手中握着青铜斧,斧刃泛着淡绿色光,正是 “木甲护枢”。木甲人没有立刻攻击,只是盯着三人看了片刻,似乎在确认是否有影气 —— 确认安全后,木甲人缓缓退回石壁,通道继续向前延伸。
又走了一段路,前方豁然开朗,出现一个圆形的大殿,殿中央悬浮着一个篮球大小的金色球体,正是地脉总枢!总枢周围缠绕着五道金色锁链,分别连接着大殿的五个方向,链身上刻着与四象符号和地灵印记相关的纹路,只是锁链上还残留着极淡的黑色影气余烬,显然是之前影核污染时波及到了总坛。
“总枢的能量被影气余烬削弱了!” 沈墨用寻枢罗盘测量,指针显示总枢的能量指数只有正常水平的 70%,“得清理余烬,再用四象信物和地灵印记激活总枢,让它重新平衡万脉。”
董雅南将定魂钟悬在半空,金色光纹扩散开来,暂时稳住总枢的能量:“我用定魂钟挡住余烬,你们清理锁链上的污渍。”
董老爷子则将《地灵契书》摊在总枢下方,书页上的纹路与总枢的光纹连接,形成一道保护膜:“契书能引动地灵的能量,帮你们软化余烬,清理起来更省力。”
沈墨取出四象信物,将能量注入锁链 —— 青木符的淡绿色光纹软化木属性余烬,火脉石的淡红色光纹烧毁残留影气,鎏金砂的淡金色光纹修补锁链裂纹,土黄色护符的土黄色光纹稳固链身。他一边清理,一边调动星髓的能量,星槎引的地灵印记泛着五色光晕,与总枢的光纹产生共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请大家收藏:(m.20xs.org)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