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韵堂窗台上的柏苗刚长出第三片新叶,沈墨指尖捏着平谷带回的桃核,正准备埋进花盆,怀中的星槎引突然泛起清亮的蓝光 —— 不是之前通济河或潭柘寺经幢的柔和光晕,而是带着 “急切” 的跳动感,蓝光中还夹杂着极淡的土黄色,直直指向平谷木窑附近的 “青龙井”,与老村长昨天电话里说的 “井水浑浊、灌溉困难” 完全对应。
“董二叔刚发来消息,青龙井的井水浑浊得更严重了,村民早上挑水时,桶底都沉着一层泥沙,连浇桃树都怕烧根。” 董雅南推门进来,手中拿着一张村民拍的照片,照片里的井水泛着黄褐色,水面漂着细小的杂质,“老村长说,这井是明代天工坊帮建的‘双脉井’—— 既连木窑的水脉,又通地下的土脉,井水清不清,直接关系到周边百亩桃林的收成,现在双脉一乱,连井底的‘水枢筛’都快看不见了。”
董晓背着监测包冲进来,探水勺和土脉校准仪从包侧露出来,活像挂着两个小铃铛:“沈哥!我昨晚把《水土双脉修复手册》看了!青龙井的水枢筛是青铜做的,上面有筛孔,能过滤泥沙,要是被堵了,就得用净脉砂和玉泉山的活水冲,我还练了怎么用探淤杖测井水的浑浊度 —— 把杖尖伸进水里,蓝光越暗,浑浊度越高,对吧?”
沈墨笑着把桃核放进花盆,将净脉砂、玉泉山活水(特意从董氏隐脉库房带的)、清淤符和 “水土双脉校准仪” 装进背包 —— 水土双脉校准仪是天工坊传下来的,一面测水脉纯度,一面测土脉稳定性,对青龙井这种双脉共通的节点正好用。三人驱车再次前往平谷,车窗外的桃树林比昨天更显精神,只是靠近青龙井的几棵桃树,叶片还是有些发蔫,显然没喝到干净的井水。
老村长已在井旁等候,手里提着一个木桶,桶里装着刚打上来的井水,浑浊得能看清泥沙沉淀:“这井有三丈深,井底的水枢筛是当年天工坊的匠人铸的,上面刻着‘水土共济’的字,以前井水清得能照见人,自从木窑双脉乱了,井水就一天比一天浑,现在连洗衣都得沉淀半天。”
董晓迫不及待地掏出探淤杖,小心翼翼地将杖尖伸进井里 —— 杖尖的蓝光瞬间变得暗淡,像蒙了一层灰:“沈哥!浑浊度超标了!探淤杖显示‘重度浑浊’,水脉纯度只有 30%,正常得在 80% 以上!”
沈墨蹲下身,将水土双脉校准仪放在井沿,仪器的水脉屏显泛着黄色(代表浑浊),土脉屏显则泛着淡红色(代表不稳定):“井底的水枢筛被泥沙和影气余烬堵了,土脉的‘枢石’也受了影响,导致水土双脉不通,井水才会又浑又凉。得先清淤,再激活水枢筛和土枢石,双脉通了,井水才能变清。”
董二叔扛着一架简易的井架走来,井架上缠着麻绳,末端绑着一个带网兜的铁桶:“这井深,得用井架把人吊下去清淤,沈小子,你身手好,我帮你拉绳,董丫头和晓丫头在上面递工具、看仪器,怎么样?”
沈墨点头,系好安全绳,将清淤符、净脉砂和青铜小铲揣进腰间的工具袋,被董二叔慢慢吊下井。井壁湿漉漉的,长满了青苔,快到井底时,能看到水面下泛着淡淡的黄褐色,井底的青铜水枢筛隐约可见,筛孔被泥沙和黑色的影气余烬堵得严严实实,像一块密不透风的铁板。
“水枢筛的筛孔全堵死了!” 沈墨用青铜小铲敲了敲筛面,发出 “咚咚” 的闷响,“董雅南,把玉泉山的活水滴一点下来,我先用活水软化泥沙!”
董雅南立刻将装着活水的陶壶对准井口,细细的水流顺着井壁流下,沈墨用手接住,均匀洒在水枢筛上 —— 活水遇到泥沙,瞬间泛起细小的泡沫,原本坚硬的泥块开始慢慢松散。他再将清淤符贴在筛面上,注入星力,符纸的淡蓝色光纹顺着筛孔蔓延,黑色的影气余烬发出 “滋滋” 声,像被水冲散的墨汁,顺着水流浮上水面。
“晓丫头,用吸烬棉把水面的余烬捞上来!” 沈墨喊道。董晓立刻拿着绑着长杆的吸烬棉,小心地伸进井里,白色的棉片一接触水面,就吸满了黑色的余烬,很快就变得黑乎乎的:“沈哥!余烬好多啊!我已经换了三团吸烬棉了,水面的颜色慢慢变浅了!”
清完余烬,沈墨取出净脉砂,均匀撒在水枢筛上,再用青铜小铲轻轻刮擦筛孔 —— 砂粒像细砂纸,将残留的泥沙一点点刮掉,筛孔渐渐露出原本的模样,青铜色的筛面也重新变得鲜亮。他用手掬起一捧水,已经能看清掌纹,水脉的清凉气息顺着指尖蔓延,比之前清爽多了。
“水枢筛清完了!现在激活土枢石!” 沈墨抬头喊道,井壁旁的泥土里,藏着一块拳头大小的土黄色石头,正是土枢石,表面缠着极淡的影气余烬,导致土脉不稳定。他取出土黄色护符,贴在土枢石上,注入星力 —— 护符的土黄色光纹顺着石头蔓延,余烬快速消退,土枢石泛出温润的光,与水枢筛的蓝光形成呼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请大家收藏:(m.20xs.org)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