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韵堂窗台上的脉气灯碎片,今早从纯净的湛蓝光变成了 “柔和的白光”—— 光纹像一层薄纱覆盖在通济渠地图上,只有分脉枢的位置泛着极淡的橙点,像颗落在纸上的小火星。沈墨刚把蓄脉库的修复记录装订好,怀中的星槎引也跟着泛起微弱的橙光,杖尖轻轻点向地图上的分脉沟,与老鲁一早发来的消息正好对上:“分脉枢的转芯又有点卡,东边的水早上够浇地,中午就慢了,像是有东西在里面绊着。”
“老鲁说,昨天中午浇地时,分脉沟的水流突然变细,他扒开护石看了眼,转芯旁边沾着点黑渣,像是之前没清干净的影气余烬,被水流冲得贴在了榫卯缝里。” 董雅南推门进来,手里的平板电脑显示着分脉枢的实时监测数据:水脉气浓度 68%,比正常水平低了 10%,转芯转动阻力值比修复时高了 30%,“不过不是大问题,就是余烬残留没清彻底,加上这两天浇地的水多,带了点泥沙进去,转芯没法灵活转动,分流比例有点偏西,东边的谷子地还差半亩没浇透。”
董晓已经把 “地脉综合监测包” 里的 “转芯校准器”(新做的黄铜小工具,能伸进榫卯缝里刮余烬)和 “细砂过滤棉”(比之前的滤水纱网更细,能挡泥沙)装进了背包,她手里还攥着分脉枢转芯的细节图,上面用红笔标出了容易卡渣的 “榫卯死角”:“沈哥!我早上用远程检测仪测了,余烬就在转芯的‘横榫缝’里,大概有指甲盖那么大,没粘死,用校准器一刮就能掉!而且泥沙是从分脉沟上游冲下来的,在分脉枢前面加个过滤棉,就能挡住,以后不用总清理!”
沈墨伸手碰了碰脉气灯碎片,白光里的橙点渐渐清晰 —— 这说明通济渠的脉气整体是稳的,只是分脉枢有个 “小毛刺”,不用大动干戈,但得及时处理,不然小问题积成大问题,又会影响村民浇地。他将星槎引放在细节图上,杖身的橙光顺着榫卯缝蔓延,在死角处亮了亮:“余烬虽然少,但粘在横榫缝里,会慢慢磨转芯的青铜面,时间长了转芯会松。今天去了先清余烬,再装过滤棉,顺便给所有修复过的节点做个‘脉气体检’,看看有没有其他没注意到的小问题,省得以后跑冤枉路。”
三人驱车向分脉枢出发,车窗外的景象和几天前完全不同 —— 西边的玉米地绿油油的,叶片上还挂着晨露;东边的谷子地泛着金黄,谷穗沉甸甸的,村民们正背着喷雾器给庄稼杀虫,看到他们的车,都笑着挥手打招呼,连空气里都飘着玉米的清香。
“沈师傅!董姐!晓丫头!” 老鲁早在分脉枢旁等着,手里提着一筐刚掰的嫩玉米,玉米须还沾着湿泥,“这是昨天刚熟的,给你们带点尝尝,要是没你们修分脉枢,这玉米早泡烂了!早上我看转芯卡了,没敢瞎动,就等着你们来,怕给你们之前修的活儿弄坏了。”
沈墨接过玉米,指尖能摸到玉米皮的温热 —— 这是地脉稳了之后,土地结出的果实,比城里买的更有嚼劲。他蹲下身,打开分脉枢的护石,果然看到转芯的横榫缝里沾着一点黑渣,像颗小黑痣贴在青铜上,转芯转动时,黑渣会卡在缝里,让水流慢半拍。
“董晓,把转芯校准器给我,再递张细砂纸,磨磨榫卯缝的毛边。” 沈墨接过工具,将校准器的细钩伸进横榫缝里 —— 钩尖刚好能勾住黑渣,轻轻一拉,带着影气余烬的黑渣就掉了下来,落在吸烬棉上,“董雅南,测下阻力值,看看清完怎么样。”
董雅南立刻将检测仪贴在转芯上,屏幕上的数值很快跳下来:“阻力值从 50 降到 20!正常了!水脉气浓度也涨到 78% 了!”
董晓趁机将细砂过滤棉固定在分脉枢的进水口 —— 棉片用铜丝固定在石槽上,既能挡泥沙,又不影响水流:“这样以后泥沙就进不来了,转芯至少能安稳用半年!沈哥,我们要不要去蓄脉库和水源泉再看看?老金昨天说库水有点小波动,可能是聚脉网的节点需要再紧一紧。”
沈墨点点头,三人先去了蓄脉库。老金正坐在库边的石头上晒聚脉网的备用丝,看到他们来,立刻起身递过一瓶透明的液体:“这是用库水酿的‘脉气酒’,刚发酵好,你们尝尝!库水这两天稳得很,就是昨天刮风,聚脉网的一个节点被风吹得有点歪,我没敢动,怕碰掉蓄脉珠。”
董晓掏出检测仪,对着聚脉网的节点扫了扫 —— 节点只是轻微偏移,蓄脉珠没松,沈墨用青铜小扳手轻轻将节点拧正,检测仪的聚脉指数立刻从 75% 涨到 82%:“好了,就是点小偏移,风大吹的,以后刮风下雨后多看看就行。”
最后去水源泉时,老何正在泉眼旁搭凉棚,棚子上挂着刚晒的玉米串,看到他们来,笑着往泉眼里扔了片柳叶:“泉眼稳得很,水天天都这么足,村里的井都满了,我搭个凉棚,以后村民挑水能歇脚。就是泉枢芯旁边的护泉石有点松,你们帮忙看看要不要补点水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请大家收藏:(m.20xs.org)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