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星的黎明,并非总伴随着希望。最高重建委员会的灯光,常常彻夜不息,映照着凌烨、苏玥与一众官员们日益憔悴的面容。英雄的光环在繁琐庞杂的政务中迅速褪色,露出底下冰冷坚硬的现实礁石。
第一块礁石,便是星盟旧有官僚体系的巨大惰性与惯性。这架庞大的机器虽被司徒隐蹂躏过,但其根深蒂固的办事流程、部门壁垒和推诿扯皮的习气,并未随之消失。
“领袖,关于B7扇区的能源配给方案,能源部认为需要先经过规划部的星域资源评估办公室盖章,但评估办公室说需要民政部先提供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而民政部表示普查工作需要安全部队保障,但安全部队的调动又需要军事委员会的批文…”一位年轻官员捧着数据板,念得满头大汗,语气近乎绝望。
凌烨揉着额角,感到一阵无力。这仿佛是在用一根细线拉动一艘搁浅的巨舰,每一分努力都消耗巨大,却收效甚微。苏玥尝试推行电子化政务流程,减少纸质文书和层层审批,却遭到许多旧官僚的软抵制,以“不符合规定”、“缺乏安全性”、“需要适应时间”等理由拖延。
“他们不是在反对我们,他们只是在‘按程序办事’。”苏玥冷笑着对凌烨低语,眼中闪烁着数据分析师特有的锐利,“而这‘程序’,本身就是最大的阻力。他们在用沉默和拖延,消耗我们的耐心和威望。”
第二块礁石,则是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司徒隐倒台,空出了大量的利益空间。原本被压制的地方豪强、商会、乃至部分前安全局中层官员,摇身一变,成了“支持黎明事业”的“开明人士”,试图在新的权力蛋糕中分得更大一块。
当委员会试图推行《战时资源公平分配法案》,强制征收囤积物资时,立刻遭到了强烈反弹。
“领袖!这绝非良策!”一位戴着金丝眼镜、代表某大型星际商会的秃顶男人在会议上慷慨陈词,“强行征收会打击商业积极性,导致资本外流,最终受损的还是民众!我们应该鼓励市场调节,给予企业更多自主权…”
其背后,是无数双窥伺的眼睛,企图在秩序未定时攫取最大利润。
甚至“黎明阵线”内部,也出现了分歧。一些来自富裕星区的代表,暗中反对将过多资源倾斜给边缘受损严重的区域,认为应优先保障“核心区域”的稳定与发展。巴图在一次内部会议拍了桌子,怒吼道:“放屁!当初闹革命的时候怎么不说核心边缘?现在摘桃子了就想把穷兄弟一脚踢开?老子不干!”
第三块礁石,更让凌烨心痛——部分地区开始出现对“黎明阵线”军事统治的恐惧。尽管凌烨一再强调过渡性质,但巴图领导的清剿行动雷厉风行,难免手段强硬。一些星球在驱逐了旧势力后,由“黎明阵线”派遣的军事代表暂时接管政务,这引发了部分民众和知识分子的担忧。
“我们赶走了安全局的狼,难道又迎来了‘黎明’的虎吗?”某份地下流通的小报如此质疑,虽然立刻被取缔,但其言论却代表了一种不容忽视的情绪。一首讽刺民谣开始在网络角落流传,将巴图形容为“新军阀”,将凌烨描绘成“披着理想外衣的独裁者”。
“老子在前面打生打死,倒成了军阀了?”巴图得知后,气得差点砸了通讯器,满脸委屈和愤怒。
凌烨安抚住他,心中却如压巨石。他理解民众的创伤后应激,却也深知非常时期需用重典的两难。
第四块礁石,来自外部。帝国并未放松警惕。玄戈虽未直接撕破脸,但帝国边境巡逻队与“黎明阵线”边防军的摩擦日渐增多。时而指控对方越界侦查,时而抗议对方舰船“挑衅”。帝国控制的媒体开始频频报道星盟境内的混乱景象,暗示“黎明阵线”无力维持秩序,为日后可能的“介入”制造舆论。
阿尔法从“漫游者号”维修坞发来加密信息:“帝国第七舰队近期在边境星域举行‘反恐演习’,规模超出常态。其侦察舰活动频率增加百分之三百。需高度警惕。”
最大的挑战,则关乎人道与伦理——如何处置那些被司徒隐“净化计划”影响的人们?
医疗部门负责人提交的报告触目惊心:大量民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注射了某种精神诱导剂,其副作用包括情绪极端化、独立思考能力受损、以及对特定指令(如司徒隐的影像、声音)有高度服从性。这些人遍布各行各业,数量可能以亿计。
“理论上,研发逆转药剂是可能的,”医疗官面色沉重,“但这需要时间、海量资源,以及…对他们进行强制性的筛查和治疗。这本身又是一场大规模的社会干预,极易引发恐慌和抵触。”
“若不处理,”另一位官员补充道,“他们就是埋在社会深处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被别有用心者利用。”
会议室陷入死寂。这是一个没有完美答案的伦理困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星骸继承者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星骸继承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