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接过规则和物资,纷纷称赞小满细心。刘姐笑着说:“小满这孩子,把结营仪式和交流会安排得比专业活动还周全,真是咱们几个社区的‘小纽带’,以后跨社区的生态保护和钓技交流,还得靠你牵头!”
上午七点半,参加结营仪式的学员、家长和跨社区钓友代表陆续赶来。三十名学员穿着统一的深蓝色结营 T 恤,胸前别着 “江湾生态小卫士” 徽章,兴奋地围着成果展示台,指着自己的观察手册和作品,向家长和代表们介绍这五天的收获;家长们拿着手机不停地拍照,偶尔还会向老钓友请教生态保护知识;钓友代表们则围着生态钓技交流区,讨论着获奖饵料的配方,脸上满是期待,场面格外热闹。
小满和小林负责签到,给每位学员和家长发了 “夏令营成果汇编” 和结营纪念册;陈守义和老张则带着钓友代表们参观成果展示台,介绍孩子们的学习成果 —— 从第一天连鲫鱼和鲤鱼都分不清,到第五天能准确识别五种鱼类;从对生态保护一无所知,到能说出三种水草对水质的净化作用;从握竿都不稳,到能独立用生态饵料钓上渔获,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清晰地呈现在展示台上。
“您看,这是小宇的生态饵料钓获记录,” 老张指着展示台上的表格,“第一天用普通饵料钓了两条小鱼,第三天用自己做的生态饵料钓了五条鲫鱼,进步特别大。”
小宇的爸爸接过表格,脸上满是欣慰:“以前孩子总喜欢玩手机游戏,这五天不仅学会了生态知识,还爱上了钓鱼,每天回家都跟我们讲江湾的趣事,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上午八点整,结营仪式正式开始。老张拿着话筒,站在成果展示台中央:“欢迎各位学员、家长和跨社区钓友代表来到江湾青少年生态钓鱼夏令营结营仪式暨跨社区生态钓技交流会!这五天,孩子们在江湾收获了知识、快乐和成长,选手们研发了优秀的生态饵料,今天咱们不仅要见证孩子们的成长,还要共享生态钓技,让江湾的生态保护理念传播到更多地方!”
学员们和代表们纷纷鼓掌,眼里满是期待。首先进行的是 “生态探索组” 的知识问答比赛 —— 李师傅拿着题库,站在台上提问:“江湾常见的三种水草是什么?它们对水质有什么作用?”
七岁的朵朵第一个举手:“是苦草、狐尾藻和金鱼藻!苦草能净化水质,狐尾藻能提供氧气,金鱼藻能给小鱼遮阴!”
“回答正确!” 李师傅笑着递给他一个小奖品,“朵朵真棒,以后要继续做江湾的生态小卫士!”
知识问答比赛气氛热烈,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答,有的孩子回答不上来,其他孩子还会小声提醒,场面既紧张又温馨。最终,朵朵所在的小组以答对十八题的成绩获得 “生态探索组” 第一名,李师傅给他们颁发了 “江湾生态小卫士” 奖杯和纪念徽章。
接下来是 “钓技实践组” 的生态饵料钓获比赛 —— 小满和陈守义带着孩子们来到浅滩钓位,每个孩子一个钓位,配备统一的生态钓组和自己制作的生态饵料,在半小时内,钓获渔获总重量最重的学员获胜。
十二岁的小宇选了一个靠近荷叶的钓位,他按照小满教的 “初秋生态钓法”,将自己做的 “玉米麦麸饵” 轻轻挂在钩上,然后慢慢抛进水里。他握着鱼竿,眼睛紧紧盯着浮漂,手指轻轻搭在竿柄上。没过五分钟,他的浮漂突然轻轻动了一下,然后猛地往下沉了两目。“提竿!” 小宇轻声喊,手腕轻扬,钓上了一条三两多的鲫鱼。“太好了!” 他赶紧把鱼放进鱼护,继续下钩。
半小时后,比赛结束。小宇以总重量 1.3 千克的成绩获得第一名,钓上了四条鲫鱼和一条小鲤鱼。当小满把 “江湾生态小钓手” 奖杯和《江湾钓鱼年鉴》初秋专题收录证书递给小宇时,小宇激动地说:“谢谢小满哥哥!这五天我学会了做生态饵料、钓生态鱼,还知道了要保护江湾的水和鱼,我以后要带同学们来江湾,一起做生态小卫士!”
上午十点半,钓技比赛结束,开始颁发结营证书。每位学员都收到了一本定制的结营证书,证书上不仅有学员的名字和照片,还有老钓友们的签名和寄语 —— 陈守义的寄语是 “在钓鱼中感受自然,在实践中学会守护”;老张的寄语是 “生态保护不分年龄,热爱自然永无止境”;李师傅的寄语是 “愿江湾的绿意,永远滋养你的初心”。
家长们看着孩子们手里的证书和奖杯,纷纷表示要把孩子的生态观察手册和成果汇编好好保存,作为孩子成长的纪念。“以后每个周末,我都带孩子来江湾钓鱼、观察生态,” 小宇的爸爸说,“不仅能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还能培养他的环保意识,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
上午十一点,结营仪式的最后一项 ——“生态承诺墙” 签名活动开始。王奶奶带着孩子们来到提前准备好的白色画布前,画布上写着 “江湾生态保护承诺”,孩子们拿着彩色的马克笔,在画布上写下自己的承诺 —— 朵朵写的是 “我要保护江湾的小鱼,不捞小鱼苗”;小宇写的是 “我要用生态饵料钓鱼,不污染江湾的水”;浩浩写的是 “我要告诉同学们,一起保护江湾的水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江湾钓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江湾钓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