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过后的青衣江湾,银杏叶铺满联盟园区的石板路,踩上去发出清脆的 “沙沙” 声。陈守义站在年度收尾工作大厅的落地窗前,手里握着《2031 全球治理年度总结草案》,封面上的全球生态地图用金色线条勾勒出全年的治理轨迹 —— 东非草原智能防火系统覆盖 30 个部落,斐济珊瑚礁修复区扩展至 50 平方公里,培育基地首期 100 名学员即将结业。可当他翻到 “亚马逊雨林” 章节时,指尖突然停在 “极端降雨预警” 的红色标注上,眉头不自觉地拧紧。
“陈叔!亚马逊雨林出事了!” 小满抱着平板电脑一路小跑冲进大厅,额头上还沾着细密的汗珠,屏幕里的画面让人心头一沉 —— 亚马逊河支流的水位暴涨,浑浊的洪水冲垮了沿岸的土着部落房屋,塔比拉族长发来的视频里,树木被连根拔起,村民们正背着老人和孩子往高地转移,背景里满是湍急的水流声和呼救声。
陈守义接过平板,快速浏览着实时数据:过去 72 小时,亚马逊雨林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引发山洪和泥石流,已造成 5 个土着部落受灾,卡雅波部落的核心聚居区被洪水围困,通讯信号时断时续。“AI 模型预测未来 48 小时还有强降雨,若不及时救援,部落可能会被完全淹没。” 小满的声音带着担忧。
陈守义立刻拨通小林的电话,听筒里传来培育基地结业项目评审会的嘈杂声:“小林,立刻暂停评审,带着结业学员里的应急救援小组赶赴亚马逊,同时联系老张,把东非草原的智能防洪设备调运过去,用‘跨区域生态应急通道’转运,务必在 24 小时内抵达。”
“可是陈叔,学员们的结业项目还没完成评审,有几个小组的落地方案还存在争议……” 小林的声音里带着犹豫。
“救人要紧,结业项目可以延后,但生命不能等,” 陈守义的语气坚定,“让学员们把项目方案带到救援现场,在实战中完善方案,这比在会议室里评审更有意义。另外,通知赵叔从斐济抽调 2 支潜水救援小队,亚马逊的洪水水流复杂,需要专业的水下救援力量。”
挂了电话,陈守义转身看向大厅墙上的全球生态应急网络图,手指在亚马逊雨林和江湾之间画了一条直线:“小满,把亚马逊的受灾数据同步到全球生态治理数据平台,联系巴西环境部和联合国救援署,协调当地的救援物资和运输通道,我们要形成‘江湾技术 + 本地协作 + 国际支援’的救援网络。”
就在这时,大厅的门被推开,培育基地的学员们穿着蓝色实训服站在门口,卡鲁手里捧着结业项目方案,眼神坚定:“陈叔,我们都听说了亚马逊的事,不用等小林老师通知,我们应急救援小组已经收拾好装备,随时可以出发!”
陈守义看着这些即将结业的年轻人,一年前他们还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如今已经能主动承担起救援重任。“好,” 他拍了拍卡鲁的肩膀,“记住,到了亚马逊,要多听塔比拉族长的建议,他们熟悉雨林的地形和水流规律,传统的抗洪经验或许能帮上大忙。”
学员们齐声应下,转身快步离开,蓝色的身影在金黄的银杏叶映衬下,像一道充满希望的光。陈守义望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清楚,这场跨区域的生态救援,不仅是对年度治理成果的检验,更是对新一代生态守护者的淬炼。
小林带着 20 名结业学员应急救援小组抵达亚马逊雨林边缘的临时救援点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巴西环境部代表罗德里格斯带着当地救援人员在路口等候,手里拿着一张手绘的受灾区域地图:“小林女士,卡雅波部落被洪水围困在河心的高地,水流太急,冲锋舟根本无法靠近,我们尝试了三次救援都失败了。”
塔比拉族长浑身湿透,站在救援点的帐篷里,手里握着一根断成两截的藤蔓:“洪水冲毁了我们用来渡河的藤蔓桥,现在只能靠喊话和无人机传递消息,部落里还有 30 多名老人和孩子,食物和药品都快用完了。”
小林立刻召集学员们召开紧急会议,打开平板展示实时水流数据:“根据卫星监测,河心高地的面积正在缩小,未来 12 小时内可能会被完全淹没,我们必须在天亮前找到渡河的方法。”
学员阿雅突然想起在培育基地学习的 “柔性渡河技术”:“老师,我们可以用高强度尼龙绳搭建临时索道,从河岸的大树上拉到高地,让村民们通过索道转移。”
“不行,水流太急,索道的固定点很容易被冲垮,” 卡鲁摇了摇头,他想起奥马尔长老说过的马赛族抗洪经验,“或许我们可以像草原上应对洪水那样,用沙袋和树木搭建临时堤坝,减缓水流速度,再用冲锋舟靠近。”
塔比拉族长突然开口:“我们卡雅波人有‘导流抗洪’的传统,每次遇到洪水,都会在河流支流挖掘导流沟,分散主河道的水流。如果我们能在主河道旁挖一条导流沟,或许能让冲锋舟顺利通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江湾钓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江湾钓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