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迭戈团队在部落旁边搭建了临时修复指挥中心。赵叔带领的技术团队也已抵达,正在调试智能湿地补水设备。这台设备长 8 米、宽 4 米,分为雨水收集区、潮汐适配区、水质净化区三个部分,雨水收集区能通过折叠式集雨棚收集雨水,每天可收集 200 立方米;潮汐适配区配有智能阀门,能根据潮汐变化自动调节补水时间和水量,确保补水与海洋潮汐同步,避免湿地盐碱化;水质净化区则通过生物滤池去除水中的农药、化肥残留,确保补水水质达标。赵叔指着设备向学员和部落族人介绍:“这台‘智能湿地补水机’每天可向湿地补水 50 万立方米,满足湿地的日常需求,而且能根据湿地水位自动调整补水量,比如当水位低于 1 米时,会增加补水量;当水位高于 1.5 米时,会停止补水,避免湿地内涝。同时,设备还能监测湿地水质,当农药残留超标时,会自动启动净化模块,确保湿地生态安全。”
贝都因人部落的长老哈立德绕着设备仔细观察,突然开口问道:“这台机器收集的雨水和净化的水,能供我们部落饮用和灌溉牧场吗?我们贝都因人的牧场就在湿地周边,现在牧场也缺水,牛羊快没草吃了。”
赵叔立刻解释:“哈立德长老您放心,我们的设备设计了‘民生用水接口’,每天会预留 50 立方米的净化水供部落饮用和灌溉牧场,而且我们会借鉴你们的‘潮汐灌溉’传统,在牧场周边挖掘小型水渠,将湿地的水引入牧场,利用潮汐的涨落自动灌溉,既节省水源,又能保持牧场土壤湿润。另外,设备的雨水收集棚还能为部落的帐篷提供遮阳,避免夏季高温暴晒,改善你们的居住环境。”
哈立德长老听后点了点头,转身对身边的族人说:“这些中国人的设备考虑得很周全,我们可以放心地和他们合作。明天,我们带他们去‘湿地圣泉’,那里是我们贝都因人祖先发现的水源地,即使在最干旱的年份,也能流出清澈的泉水,或许能帮到你们。”
二、协同修复: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
第二天清晨,穆罕默德首领和哈立德长老带着迭戈和索菲亚,骑着骆驼向 “湿地圣泉” 驶去。骆驼在湿地边缘的沙地上缓慢行走,沿途的芦苇荡越来越稀疏,偶尔能看到几只候鸟在干枯的芦苇丛中筑巢。经过两个小时的行程,他们终于抵达了 “湿地圣泉”—— 这里位于湿地深处的一处洼地,一口直径约 3 米的泉眼从地下涌出,泉水清澈见底,周围生长着茂密的水草,几只青蛙在水草间跳跃。“这处圣泉是我们贝都因人祖先在八百年前发现的,即使在最干旱的年份,它也从未干涸过,” 穆罕默德蹲下身,用手捧起泉水,“你们看,泉眼周围的水草能净化泉水,而且水草的根系能固定湿地的泥土,防止水土流失;我们的祖先还会在泉眼周围挖掘‘储水塘’,用石头和黏土砌成,把泉水引入塘中储存,供旱季使用,同时在储水塘周围种植枣椰树,枣椰树的根系能吸收多余的水分,避免储水塘积水过多。”
索菲亚立刻拿出水质检测仪和湿地水位监测仪,对泉水和周边湿地进行检测。几分钟后,检测结果出来了:泉水的矿物质含量适中,pH 值 7.2,不含农药和化肥残留;周边湿地的地下水位比其他区域高 1 米,土壤湿度保持在 60% 以上,水草的覆盖率达 80%,远高于湿地平均水平。“这太神奇了!” 索菲亚兴奋地说,“我们可以学习你们的‘储水塘’技术,改良我们的雨水收集系统,在湿地周边建造更多的储水塘,提高雨水和泉水的利用率;同时借鉴水草的净化特性,在湿地的进水口种植类似的水草,构建‘生物净化带’,过滤流入湿地的污水;另外,枣椰树的耐旱特性可以帮助我们在湿地边缘种植枣椰林,既起到固沙作用,又能为部落提供食物,实现生态与民生的双赢。”
迭戈立刻安排学员与部落族人合作,建造 “传统储水塘”。贝都因人族人负责采集石头和黏土,按照祖先传下来的比例混合黏土,确保储水塘不漏水;学员们则负责设计储水塘的结构,增加水位监测装置和溢流通道,避免储水塘因暴雨而溃堤。同时,他们还在埃布罗河三角洲湿地的进水口种植 “生物净化带”,按照圣泉周边的水草比例,种植芦苇、香蒲等净化植物,过滤农业和生活污水。哈立德长老还带领部落族人教学员们使用 “羊皮袋储水法”,将羊皮袋清洗干净后装满泉水,运到湿地干旱区域补水,缓解短期水源短缺问题。
在摩洛哥索维拉湿地的垃圾清理现场,学员们遇到了新的难题 —— 湿地滩涂上的垃圾种类复杂,既有塑料瓶、塑料袋等生活垃圾,也有废轮胎、金属废料等工业垃圾,人工清理难度大,而且涨潮时垃圾会被冲入海洋,清理后的区域很快又会被新的垃圾覆盖。摩洛哥环境部代表阿卜杜拉告诉学员,他们尝试用挖掘机清理垃圾,但会破坏湿地的土壤结构,导致滩涂退化。柏柏尔人长老阿卜杜勒看到后,对迭戈说:“我们柏柏尔人在海边生活了几千年,有‘潮汐垃圾拦截’的方法,我们会在湿地与海洋连接的水道口搭建‘芦苇栅栏’,涨潮时垃圾会被栅栏拦截,退潮后再清理,这样既能减少垃圾进入湿地,又不会破坏土壤。我们还会把清理后的塑料垃圾融化后制成‘人工礁石’,投入海洋,为鱼类提供栖息地。”
迭戈立刻组织学员和当地村民搭建 “芦苇栅栏”。柏柏尔人族人负责采摘芦苇,编织成网状栅栏;学员们则负责设计栅栏的位置和高度,确保能有效拦截垃圾,同时不影响潮汐水流。技术团队还对智能垃圾清理设备进行改造,增加 “潮汐适配清理模式”,根据潮汐时间调整清理作业,退潮时重点清理滩涂垃圾,涨潮时则用无人机监测垃圾漂浮情况,引导船只在海洋中拦截垃圾。另外,学员们还按照阿卜杜勒
喜欢江湾钓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江湾钓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