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了电话,陈守义转身走向大厅墙上的全球生态协同地图,手指在刚果盆地雨林区域重重一点,红色的标记在地图上格外醒目:“小满,把刚果盆地雨林数据同步到全球治理数据平台,联系中国、刚果(金)、刚果(布)、喀麦隆的雨林科研机构,共享非法砍伐热点区域、物种分布、部落活动区域数据,让技术团队开发‘刚果盆地雨林生态保护适配模型’,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需求、部落传统、各国政策,生成个性化保护方案。另外,协调国内的林业科学研究院,组建‘热带雨林生态保护专家团’,通过远程视频指导的方式,为保护团队提供技术支持。”
就在这时,指挥中心的门被推开,迭戈、索菲亚带着四十五名学员走进来,他们穿着统一的深绿色雨林实训服,胸前别着江湾生态联盟的徽章,背包里装着便携式植物标本夹、红外相机、雨林导航仪等设备。迭戈手里捧着一份雨林保护初步方案,眼神坚定地说:“陈叔,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北美的经验告诉我们,技术雨林适配的核心是尊重雨林生态与原住民传统,这次去非洲,我们会先跟着俾格米人、班图人学习雨林生存智慧,再结合智能技术制定方案,避免‘技术雨林脱节’。”
索菲亚也补充道:“我们提前整理了刚果盆地主要物种的资料,比如非洲象与猴面包树的共生关系、黑猩猩的树冠栖息特性,还收集了俾格米人的传统雨林保护方法,比如用植物汁液标记‘禁伐区域’,确保到了当地能快速对接。”
陈守义看着这些年轻人,他们脸上还带着北美五大湖治理后的疲惫,却依旧眼神明亮,像深秋的阳光,充满温暖与力量。“好,” 他拍了拍迭戈的肩膀,语气里满是信任,“到了刚果盆地,要多听莫洛首领和卡隆长老的建议,比如班图人的‘轮耕休林’传统,他们会在雨林中划定小块区域耕作,几年后放弃耕作让雨林自然恢复,这种方法能平衡生存与保护。记住,雨林保护不仅要反盗伐、补种树木,还要保护部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维护雨林的垂直生态结构,不能为了短期保护效果,破坏雨林的自然循环,比如在安装反盗伐设备时,要结合俾格米人的‘雨林通道’原则,确保部落的采集和迁徙路线通畅。”
学员们齐声应下,声音洪亮,在安静的指挥中心里回荡。他们转身快步离开,深绿色的身影在深秋的金黄中,像一道道守护雨林生态的光,消失在走廊尽头。陈守义望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清楚,这场刚果盆地雨林保护战,不仅是攻坚期的关键突破任务,更是对全球生态治理技术雨林适配能力的一次重要考验,也是江湾模式向 “热带雨林生态保护全球示范” 升级的重要一步。
一、跨洲奔赴:从江湾到刚果盆地的保护准备
迭戈团队乘坐的货轮抵达刚果(金)金沙萨港时,正值当地的雨季清晨,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雨林湿气和泥土腥味,远处的刚果河泛着浑浊的波涛,岸边的椰子树随风摇曳。刚果(金)环境部代表卢蒙巴、刚果(布)代表恩格瓦、喀麦隆代表姆巴早已等候在港口,三人脸上都带着焦虑。卢蒙巴穿着印有 “守护刚果雨林” 字样的衬衫,率先开口:“刚果(金)东部的非法砍伐还在加剧,昨天又有 100 棵非洲紫檀被砍走,执法队去拦截时,还遭到了武装分子的袭击;刚果(布)那边,采矿点的废水把刚果河支流都污染了,周边村民喝了水后出现中毒症状;喀麦隆的俾格米人部落已经第三次迁徙了,再这样下去,他们就要走出雨林了。”
恩格瓦也叹了口气,补充道:“我们刚果(布)的采矿公司背后有外资支持,政府根本管不了;而且喀麦隆的木材走私通道一直没堵住,每天都有几十辆卡车把木材运往港口。现在莫洛首领已经不愿意和政府合作了,说我们只会说空话,你们一定要帮我们说服他。”
迭戈跟着三人登上越野车,向刚果盆地雨林深处驶去。沿途的景象让学员们心情沉重 —— 道路两旁的雨林不断后退,裸露的土地上布满了新的树桩,几个穿着迷彩服的非法砍伐者正用链锯切割树木,看到越野车后,立刻扛起链锯躲进了旁边的丛林;远处的采矿点烟雾缭绕,黑色的废水顺着沟壑流入河流,河流两岸的植被早已枯死,只剩下黑色的淤泥;路边的 “雨林保护警示牌” 上,珍稀物种的图案被涂鸦覆盖,牌子旁边还散落着几个空弹壳。“刚果盆地的雨林破坏问题已经存在十五年了,我们虽然一直在努力,但要么是没有技术,要么是没有权力,” 卢蒙巴无奈地说,“现在只能靠你们了,江湾的经验是我们最后的希望。”
越野车抵达喀麦隆境内的俾格米人部落聚居地时,首领莫洛和班图人长老卡隆带着八十多名族人早已等候在部落的茅草屋前。他们穿着传统的兽皮衣物,脸上画着象征雨林的绿色纹路,手里握着用藤蔓编织的采集篮。莫洛走上前,用带着口音的法语对迭戈说:“我听说你们从中国来帮助我们保护雨林,我们俾格米人把雨林叫做‘生命之母’,它给了我们食物、药材和住所,现在它快消失了,我们愿意和你们一起努力,但你们不能用你们的技术把我们赶出雨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江湾钓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江湾钓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