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塔瓦雷的眼神柔和了许多。他转身对身后的原住民说了几句部落语言,人群中响起一阵低语,随后,一位年长的原住民走上前,递给迭戈一片翠绿的望天树叶子:“这是‘母亲林’的礼物,希望你们能帮我们留住它。”
当天下午,迭戈团队在雨林广场旁搭建了临时修复指挥中心。赵叔带领的技术团队也已抵达,正在调试两套核心设备 —— 智能雨林造林设备和水土流失治理设备。
赵叔指着智能雨林造林设备,向学员和原住民介绍:“这个育苗箱是恒温恒湿的,能模拟雨林的生长环境,每天能培育 30 万株种苗,而且都是亚马逊原生的望天树、亚马逊王莲、卡特兰,不会破坏雨林的生态链;那边的无人机,能根据雨林的植被分布规律,精准播种和栽种幼苗,每天能造林 5 平方公里;这些传感器,能实时监测幼苗的生长状况和病虫害,一旦发现问题,会自动触发施肥、除虫系统,种苗的成活率能达到 92%,比传统技术高 74%。”
随后,他又带众人来到水土流失治理设备旁:“这个设备分三个部分,先种上根系发达的雨林藤蔓,它们能像绳子一样抓住土壤;再用生态网格搭建防护网,防止边坡坍塌;这些土壤传感器,能监测土壤的肥力和侵蚀程度,数据会实时传到平台,我们能根据数据调整治理方案,3 个月内,土壤侵蚀率能下降 85%。”
就在这时,哥伦比亚的埃斯特万长老绕着设备仔细观察,突然开口问道:“赵先生,你们种的这些种苗,会不会激怒‘林神’?我们瓜希博部落认为,雨林里住着‘林神’,要是种了外来的植物,‘林神’会发怒,让雨林更加退化。”
赵叔立刻解释:“埃斯特万长老,您放心,我们的种苗都是从亚马逊雨林里筛选出来的原生品种,和当地的生态完全兼容。而且在种植前,我们会邀请您和三位首领一起,举行‘雨林祭祀’仪式,向‘林神’表达我们的敬意。另外,我们会在神圣区周边设置 50 米宽的保护缓冲区,禁止任何设备作业,确保你们的祭祀活动能正常举行。这些设备收集的监测数据,还能预测暴雨和泥石流,到时候我们会提前通知你们,帮你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埃斯特万长老听后,点了点头。他转身对塔瓦雷和库斯科说了几句,随后对迭戈说:“明天,我们带你们去‘亚马逊圣林’,那是我们三个部落共同守护的地方,即使在雨林破坏最严重的时候,那里的植被和动物也没有受到影响。或许那里的情况,能帮你们制定更好的方案。”
二、协同修复: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塔瓦雷、库斯科、阿方索三位首领,就带着迭戈和索菲亚,登上了原住民传统的独木舟。独木舟由整根望天树树干掏空制成,船身刻着象征雨林的图腾。塔瓦雷坐在船头,熟练地操控着船桨,避开前方的暗礁和漂浮的树枝;库斯科坐在船中间,不时观察岸边的植被,向迭戈和索菲亚讲解:“你看,那棵望天树的树干很粗壮,枝叶也很繁茂,说明这片雨林的生态很好;如果河边能看到美洲豹的脚印,就说明雨林的食物链是完整的 —— 美洲豹吃鹿,鹿吃植物,植物靠雨林的养分生长,缺一不可。”
索菲亚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着,她还拿出相机,拍下岸边的植被和动物痕迹:“这些资料,能帮我们判断不同区域的雨林退化程度,制定更精准的修复方案。”
独木舟在乌卡亚利河上行驶了四个小时,终于抵达 “亚马逊圣林”。这是一片面积约 20 平方公里的雨林区域,高大的望天树遮天蔽日,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地面上,低矮的灌木和草本植物长势旺盛,亚马逊王莲在河边的水域绽放,粉色的花朵格外娇艳,花瓣上还沾着露珠;林间不时传来金刚鹦鹉的叫声,几只卷尾猴在树枝间跳跃,看到独木舟,它们停下动作,好奇地盯着来人。
阿方索首领跳下独木舟,伸手触摸身边的一棵望天树,树皮粗糙而坚硬。他指着不远处的一片石块堆说:“那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护林石阵’,这些石块排列成圆形,能挡住非法伐木者的卡车 —— 他们的车轮会被石块卡住,进不来;而且这些石块之间的缝隙,能为蜥蜴、蛇类提供栖息场所。中间那块最大的石头,是‘圣石’,上面刻着我们三个部落的图腾,每年雨季来临前,我们都会在这里举行祭祀仪式,祈求‘林神’庇佑雨林和部落。”
迭戈拿出便携式植被检测仪,对圣林的植被进行检测。数据很快显示出来:望天树的平均胸径达 85 厘米,比周边受损雨林的望天树粗 30%;亚马逊王莲的叶片直径普遍在 1.5 米以上,每株的花期能稳定维持 7 天;林下的卡特兰数量约 2000 株,分布密度达每平方米 0.8 株,远超受损区域的 0.1 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江湾钓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江湾钓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