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翼灵魂印记中那丝微弱到几乎无法察觉的悸动,如同在无尽黑暗中点燃的一星烛火,虽然渺小,却瞬间驱散了陈默心中积郁的部分阴霾。他立刻召集了艾莉娜和负责维护“灵魂温床”的核心星语者团队,将这个发现告知。
“这……这简直是奇迹!”一位年长的星语者长老激动得声音发颤,“在那种程度的规则冲突和能量体湮灭下,核心灵魂印记竟然能依靠与‘源初之种’的深层联系得以存留……这超出了我们对灵魂学的认知!”
艾莉娜眼中也闪动着难以置信的光芒,她仔细感应着陈默指引的那一点灵魂微光:“非常脆弱,如同风中残烛,意识几乎完全沉寂,只剩下最本源的‘存在’印记和与你的那一丝连接。但……确实还在。”
“能恢复吗?”陈默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即使以他如今的心境,声音中也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星语者长老们面面相觑,最终由那位最年长的开口,语气谨慎而充满敬畏:“指引者,常规的灵魂重组手段对此无效。他的情况……更像是一颗被烈火焚烧后,仅存一点生机深埋地下的种子。能否重新发芽,长成何种模样,需要时间,需要最精纯的生命能量持续滋养,更需要……奇迹般的契机。我们无法保证,只能尽力维持这一点生机不灭,并尝试用最温和的灵能与其共鸣,唤醒其深处可能残存的意识碎片。”
“需要什么,尽管调配。”陈默毫不犹豫,“‘源初之种’的能量,优先供给此处。”
一个围绕林翼残存印记的最高保密级项目立刻启动。在“灵魂温床”最核心、防护最严密的区域,一个独立的、由纯净源初之力和温和灵能构筑的微型“孵化场”被建立起来。林翼那一点微光被小心翼翼地置于其中,如同呵护着世间最珍贵的幼苗。
陈默每日都会抽出时间,来到孵化场外,静静地感受那丝微弱的连接,传递去安抚和鼓励的意念。他不知道林翼能否感知到,但他相信,只要火种未熄,就有希望。
这个消息被严格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仅限陈默、艾莉娜和少数核心星语者知晓。它带来的不仅是希望,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和紧迫感——必须尽快壮大自身,才能为这株脆弱的幼苗提供足够的庇护,并寻找让其重新“发芽”的契机。
与此同时,同盟在新战略指导下的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但也并非一帆风顺。
源初科技研究所。
玩家“技术宅”们和NPC研究员们围着一个个复杂的能量模型和设备,抓耳挠腮。
“这‘源初之力’的惰性也太强了吧!让它按照特定规则结构稳定输出,比驯服野马还难!”
“报告!三号试验台又过载了!这次是因为试图用源初之力模拟‘逻辑锁’结构,结果引发了规则反噬……”
“有没有搞错!我想让它催化这株水晶兰开花,它倒好,直接把人家还原成基本粒子了!”
源初之力的“创造”与“还原”特性极其强大,但其难以精确控制的“野性”也让研究工作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惊喜”(或事故)。研究所里时常传来爆炸声和研究员们(尤其是玩家)的怪叫。论坛上【源初科技作死实录】系列帖子长期更新,成为了玩家们快乐的源泉。
可控混沌实验室(原“艺术就是爆炸”小组实验室,现已升级并加强安全措施)。
“艺术就是爆炸”看着培养皿中那一小团被高度约束、依旧在不安分蠕动的暗红色“猩红源能”,眉头紧锁。
“不够‘听话’……”他嘀咕着,“毁灭性够了,但让它只腐蚀目标逻辑结构,不伤及物质载体?难!”
他尝试加入各种灵能引导矩阵和生物活性介质,结果往往是培养皿连同里面的东西一起被“归于寂静”,或者引发小范围的规则崩溃,把实验室的隔离墙又炸穿一次。
“妈的!看来光靠炸不行,得玩点精细活了……”这位爆炸艺术家第一次感到了“技术瓶颈”的苦恼。
心能与灵能研修院。
这里是变化最明显,也最……玄学的地方。由星语者长老和“生态守护者”派来的植物贤者共同指导。
玩家们盘膝而坐(或者以各种奇形怪状的姿势试图“感应”),努力尝试着所谓的“内观己心”、“共鸣万物”。
“我感受到了!我感受到体内有一股洪荒之力……呃,好像只是饿了?”
“别吵!我正在和这把椅子进行灵魂交流!它告诉我它想被做成马桶!”
“为什么我满脑子都是贡献点和稀有装备?这算心能强大吗?”
虽然大多不着调,但确实有少数感知敏锐的玩家,开始捕捉到一丝微弱的情感能量流动,或者能与“生态守护者”带来的某些温和植物产生初步的精神共鸣。这种全新的力量体系,为玩家(尤其是法系和辅助职业)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也催生了一批“修仙党”和“德鲁伊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成了异世界唯一神明!包工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成了异世界唯一神明!包工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