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都寿春的连天烽火,以及那面在城头轰然倒塌的玄鸟大旗,如同一个巨大而沉重的休止符,为延绵数百载的战国纷争,画上了一个血腥而悲壮的句号。秦王嬴政,这个以铁血手腕和雷霆之势横扫六合的霸主,终于站在了权力的顶峰,俯瞰着这片刚刚被他用刀剑与烈火强行捏合在一起的广袤土地。他的目光,如同翱翔于九天之上的雄鹰,锐利而冷酷,扫视着匍匐在他脚下的万千生灵。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的乌鸦,带着不祥的预兆,迅速传遍了天下的每一个角落,也传入了正在楚国东部边境,与英布残部一同艰难逃亡的季风和素心耳中。
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秦王嬴政在彻底消灭六国,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大一统之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以往“王”的称号,已不足以彰显其万世不拔之功业,遂采纳丞相李斯等一众心腹文武的建议,去“王”号,赫然称“皇帝”,自称“始皇帝”。他希望以此昭示,他乃是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位皇帝,其功绩将超越古今所有帝王。并且,他规定后世子孙,当以计数,二世、三世,直至万世,将这大秦的江山,永无穷尽地传承下去。
天下,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分裂与战乱之后,终于名义上归于一统。一个新的时代,在无数人的鲜血与泪水之上,在旧秩序彻底崩塌的废墟与无数亡魂的哀鸣之中,正式拉开了序幕。这个时代,属于秦,属于那位自称“始皇帝”的铁血君王。
季风、素心、左腿重伤初愈但行走依旧有些跛的石头,以及剩余的墨家弟子,在与那些同样前途未卜、满心悲愤的楚国勇士们依依惜别之后,便如同惊弓之鸟般,继续着他们那漫无目的,却又肩负着沉重使命的逃亡之旅。他们不敢再轻易相信任何人,也不敢在任何一个地方久留,生怕秦国的追捕,如同跗骨之蛆般,再次降临。
他们一路向东,风餐露宿,晓行夜宿,尽量避开那些有重兵把守的雄关要隘和繁华喧嚣的郡县城池,专拣那些荒僻难行的山野小径和人迹罕至的密林穿行。他们亲眼目睹了秦国新政在各地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行的雷厉风行与……不容置疑的铁血意志。
官道之上,往来不绝的是一队队顶盔贯甲、神情冷峻肃杀的秦军士卒,他们的黑色铁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寒光,手中的戈矛如同密集的森林,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还有那些押解着成千上万衣衫褴褛、形容枯槁的六国降卒和黔首百姓的囚车,车轮碾过泥泞的道路,发出一阵阵令人牙酸的“咯吱”声,仿佛是无数冤魂在低泣。这些人,大多将被送往遥远而酷寒的北疆,去修筑那道抵御匈奴的万里长城;或是被发配到瘴气弥漫、毒虫遍地的南方五岭,去开疆拓土,修筑那些足以彪炳史册,却也足以吞噬无数无辜生命的浩大工程。
田野之间,昔日那些因连年战乱而早已荒芜不堪的土地,如今正被重新丈量、划分。秦国的官吏们,手持着由中央统一颁发的度量衡具,表情冷漠而严苛,一丝不苟地执行着始皇帝的诏令,将每一寸土地都精确地纳入帝国的版图,也……将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无论男女老幼,都编入严密的户籍,如同牲畜般打上烙印,束缚在冰冷而残酷的秦律之下,稍有不从,便是家破人亡的下场。
曾经在不同诸侯国之间流通的刀币、布币、蚁鼻钱、爰金等各式各样的货币,如今已被明令禁止,若有私藏或继续使用者,一经发现,便以“惑乱金融,非议国策”之罪论处,轻则鞭笞数百,没收家产,重则……处以“弃市”之酷刑,曝尸于众!取而代之的,是那枚枚由黄金和青铜铸造,刻着“半两”二字的圆形方孔秦钱,它们如同帝国的血脉般,开始在广袤的疆域内流通,也……将帝国的意志,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而变化最为明显,也最为触目惊心的,莫过于文字的统一。那些曾经在竹简、帛书、青铜器、石碑之上随处可见的,充满了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六国古文、鸟虫书、蝌蚪文、大篆、小篆等,如今都已成了“非法”之物,被斥为“异端邪说,不利教化”。取而代之的,是那线条圆润流畅、结构严谨规范的秦小篆。各地的官府告示、法令文书、商业契约,乃至……孩童启蒙的课本,都已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强行统一更换。
“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这便是始皇帝想要的‘大一统’吗?”季风站在一处位于昔日魏国故地、刚刚经历过“文字改革”的村落私塾之外,望着那些正对着崭新的秦篆课本愁眉苦脸、努力辨认着那些陌生符号的蒙童,以及那位因无法适应新文字而急得抓耳挠腮、唉声叹气的老塾师,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他不得不承认,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与雷霆手段,确实远非六国那些耽于享乐、目光短浅、只知内斗的君主可比。这种大一统的格局,结束了数百年来诸侯割据、战乱不休的黑暗时代,从长远来看,或许……真的能为这片饱受创伤的土地,为这些历经苦难的生灵,带来一丝……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结束分裂,消除隔阂,促进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融合,这……不也曾是墨家先贤们所苦苦期盼的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消失的墨者请大家收藏:(m.20xs.org)消失的墨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