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省的政商暗流,或许能瞒过普通人,却逃不过那些嗅觉敏锐的猎犬。沈星澜,就是猎犬中最执着、也最危险的那一只。
作为省报的首席调查记者,她拥有遍布各行各业的消息源,以及对权力与金钱交织地带特有的直觉。
宏远地产近期的异常低调,赵小明近乎消失的公开活动,以及北江县、江口市某些官员讳莫如深的态度,早已引起了她的注意。
她开始动用自己的人脉,从工商、税务、法院系统,甚至一些银行的“朋友”那里,零散地收集着关于宏远地产的信息碎片。
起初,只是一些寻常的经营困难传闻,但随着王宪明被省纪委盯上的消息隐约传出,她立刻意识到,宏远的问题绝不仅仅是经营不善那么简单。
真正的突破,来自她在北江银行内部的一个隐秘消息源。
对方冒着风险,向她透露了一个模糊但极其重要的信息:近期行内有一笔原本用于支持农业项目的专项资金,流向异常,审批流程“高度简化”,最终似乎与宏远地产的关联方扯上了关系。
这个信息,象黑暗中划亮的火柴,瞬间照亮了沈星澜脑海中的迷雾!
赵小明的困境、王宪明的倒台、异常流动的银行资金……这些散落的点,被一条若隐若现的线串联了起来,赵晋岳!
她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足以引爆北江省的重磅炸弹!但报道的对象涉及北江银行董事长这样的正厅级高官,证据必须绝对扎实,报道角度必须精准无误,否则不仅无法撼动对方,自己反而会惹上巨大的麻烦。
兴奋与谨慎在她心中交织。她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想到了那个总能给她带来“惊喜”的男人:林万骁。
深夜,一份加密的文档被发送到了林万骁的特定邮箱,标题是《关于北江省宏远地产经营困境及相关银行资金流向异常情况的初步调查(内参草稿),请林镇长不吝指教》。
邮件正文写得客气又带着她特有的狡黠:“林大镇长,百忙之中打扰。偶然了解到一些本地企业的情况,写了点粗浅的分析,总觉得把握不准,怕理解有偏差。想起您是经济工作的专家,特发来请您把把关,纯属私人请教,万望保密。”
林万骁点开文档,快速浏览着。沈星澜不愧是顶尖的调查记者,文章逻辑清晰,证据链环环相扣,虽然核心的银行流水证据还不完整,但通过旁证和多方信息印证,已经强烈暗示了北江银行存在违规向宏远地产输送资金的重大嫌疑,并将其与王宪明案、赵小明的商业行为联系起来,直指其背后可能存在一个盘根错节的利益输送网络。
文章笔锋犀利,杀伤力十足。
林万骁的目光锐利起来。沈星澜这只危险的蝴蝶,这次扇动的翅膀,可能真的会引来一场风暴。她提供的这把刀,比他预想的还要锋利。
他沉吟片刻,没有立刻回复。而是先拨通了陆蔓的电话,核实了沈星澜文中提到的几个关键时间点和资金流向的大致轮廓。
确认无误后,他才开始回复邮件。他没有直接修改沈星澜的稿子,那样会留下痕迹。而是以“个人看法”和“建议”的形式,点了几个方向:
“星澜记者:稿子已阅,情况令人震惊。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1. ‘普惠金融’资金性质特殊,关乎国计民生,若被挪用,性质尤为恶劣,可突出强调其后果严重性。
2. 资金流转过程中涉及的几家‘壳公司’,其法人代表和股东结构与宏远地产高管、赵小明亲属是否存在交叉关联?或可深入核查工商登记信息。
3. 此类异常资金流动,银行内部风控系统理论上应有预警,为何失效?是技术原因还是人为干预?此点若能有内部印证,说服力更强。
4. 宏观层面,可将此个案与当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大背景相联系,凸显其典型性和危害性。 以上拙见,仅供参考。记者同志笔锋犀利,但仍需注意证据确凿,稳妥为上。”
他的每一条“建议”,都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地点在了最要害、最能引发上层震怒的位置上,尤其是强调“普惠资金”和“风控失效”这两点,极具杀伤力,同时又完全撇清了自己,仿佛只是一个旁观者在提出专业看法。
邮件发出后不久,沈星澜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和一丝佩服:“林镇长,您真是…一针见血!这几个点太关键了!尤其是风控失效和普惠资金的性质问题!我马上顺着这几个方向再深挖一下!”
“我只是随口说说,你是专业人士,最终判断还是你自己拿。”林万骁语气平淡,“不过,这类内参,递送的渠道很关键。”
“明白!”沈星澜心领神会,“这份内参,我会通过报社的绝密渠道,直接报送省委办公厅、省纪委、还有…相关金融监管部门驻北江的机构。”
这意味着,这份报告将绕过可能被赵晋岳势力影响的环节,直接呈送到能决定事态走向的关键人物案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官场重生从雪夜救大佬到权力巅峰请大家收藏:(m.20xs.org)官场重生从雪夜救大佬到权力巅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