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调研的余波,在龙湖官场内部持续发酵。区委书记林万骁当场戳破汇报泡沫、严斥形式主义的消息,像一阵冷风,吹得不少习惯于按部就班、粉饰太平的干部脊背发凉。尤其是与经开区关联密切的部门,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林万骁回到办公室,并未因初步撕开一道口子而松懈。他深知,周启华等人三天后提交的报告,未必能完全反映真实情况,很可能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技术性修补”。要真正摸清龙湖的经济家底,必须依靠更权威、更难以篡改的数据进行交叉验证。
“友良主任,”林万骁按下内部通话键,“请通知区统计局、财政局、发改委的一把手,下午两点半,带上他们部门一季度最核心的原始数据报表,到我办公室单独汇报。”
钱友良在电话那头连忙应承,心中暗惊。书记这是要绕过常规的综合汇报,直接与数据源头部门负责人面对面,核查最底层的数字!这种工作方式,在龙湖以往极为罕见。
下午两点半,三位部门一把手准时到来,脸上都带着几分谨慎。统计局长张泽群是个戴着厚眼镜的老统计,作风严谨;财政局长王志斌精明干练,是赵东来的得力干将;发改委主任刘建宏则略显沉稳,是本地成长起来的干部。
林万骁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切入主题:“今天请三位来,不看汇总报告,就看看你们手里最原始的、支撑那些宏观指标的基础数据。我想更深入地了解一下我们龙湖经济的微观基础和运行质量。”
他首先看向统计局长张群:“张局长,你先来。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是8.5%,支撑这个增速的主要是哪些行业?前二十家重点企业的具体增长情况和用电量变化数据,有吗?”
张群显然有备而来,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调出表格,一一指给林万骁看:“林书记,主要增长动力来自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业,这是清单。这是前二十家重点企业的产值和用电量明细……”数据详实,逻辑清晰。
林万骁边看边问:“用电量增速和产值增速的匹配度怎么样?有没有企业产值增长很快,但用电量反而下降的异常情况?”
张群推了推眼镜,仔细核对了一下,指着一家企业说:“这家‘创新电子’,产值增长了15%,但用电量同比微降了2%,他们解释说引进了新的节能设备……”
林万骁默默记下这个名字。然后转向财政局长王斌:“王局长,一季度的税收总收入增长了10.2%。你帮我分析一下,这10.2%里面,来自实体制造业企业的税收贡献占多少?来自房地产和建筑业的占多少?来自一次性非税收入(比如土地出让金、资产处置)的又有多少?”
这个问题极为刁钻,直指财政收入的质量和可持续性。王斌的脸色微变,显然没准备这么细分的结构分析。他勉强笑了笑:“林书记,这个需要回去从系统里详细拆分一下,平时我们更关注总量目标……”
“平时关注总量,现在就要看看结构了。”林万骁不容置疑地说,“我希望明天能看到这个结构分析报告。特别是要关注,有没有为了完成短期收入目标,存在预征税款或者非税收入占比过高的情况。”
王斌额头见汗,连声答应。一旁的发改委主任刘建宏也变得紧张起来。
林万骁最后问刘建宏:“刘主任,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占比是多少?民间投资的实际到位资金和意向投资额之间的差距有多大?有没有项目是‘纸上开工’?”
刘建宏的回答也开始变得含糊,许多细节需要“回去核实”。
一场原本可能流于形式的汇报,变成了林万骁对关键经济数据的一场“精准解剖”。三位局长离开时,心情各异。统计局长张泽群相对坦然,财政局长王志斌和发改委主任刘建宏则面色凝重,感觉遇到了一个极其懂行、不好糊弄的领导。
办公室安静下来后,林万骁靠在椅背上,眉头紧锁。从刚才的询问中,他嗅到了更浓的疑点:财政和发改部门对结构性数据的含糊其辞,与统计局相对扎实的基础数据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协调。特别是财政收入对房地产和非税收入的依赖度,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可能存在的虚高问题,让他高度警惕。
他拿起电话,这次直接拨通了一个内线号码:“明坊同志吗?我是林万骁。请你现在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片刻之后,政策研究室的李明坊快步走了进来。他穿着朴素,但眼神清澈,带着知识分子特有的专注。“林书记,您找我?”
林万骁指着桌上刚才几位局长留下的一些数据表格复印件(他要求留下的),开门见山:“明坊同志,我这里有一些数据,感觉有些地方不太对劲。你擅长分析研究,帮我做个功课。”
李明坊精神一振,这是新书记第一次直接给他布置重要任务。“书记您请吩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官场重生从雪夜救大佬到权力巅峰请大家收藏:(m.20xs.org)官场重生从雪夜救大佬到权力巅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