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郭北年家出来,夜色已深。林万骁坐在车后座,窗外的路灯流光溢彩,勾勒出林州夜晚的轮廓,但他的心却如同这光影下的城市,明暗交错,暗流涌动。
马风云的动作比他预想的更快,也更直接。这不只是理念之争,更是权力版图的重新划分。自己这个因“龙湖模式”而声名在外的区委书记,在新市长眼中,恐怕既是需要打压的潜在对手,也是可以用来彰显其权威的“磨刀石”。
“不能被动接招。”林万骁心中默念。马风云可以拉拢新常委,可以强调速度压倒一切,但他林万骁也有自己的阵地和依仗。
次日一早,林万骁便出现在了市委书记郑同林的办公室。这一次,他带来了更加详实的材料,不仅有龙湖区最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更有关于“安全、绿色、智慧”三大底色落实的具体方案和初步成效评估。
“郑书记,马市长强调发展速度,我完全赞同。”林万骁开门见山,姿态却放得很低,“龙湖也迫切需要加快发展。但我们追求的,必须是高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这是我整理的一些资料,特别是关于我们构建城市安全预警系统和推动环保产业落地的进展,想请您把关。”
他将材料轻轻放在郑同林桌上。这不是简单的汇报,而是一种姿态的展示,他林万骁,是郑同林(或者说顾沉舟体系)在林州基层最坚定、最有能力的执行者之一。
郑同林仔细翻看着材料,不时点头。他欣赏林万骁这种既有锐气又懂得政治规矩的干部。“万骁,你的思路很清晰,工作也扎实。马市长新官上任,想尽快打开局面,心情可以理解。但发展不能脱离实际,更不能违背规律。你坚持的‘底色’,恰恰是保证林州发展不走弯路、不留后患的关键。”
他合上材料,目光深邃地看着林万骁:“市委是支持你的。龙湖的模式,不仅要坚持,还要深化,要成为全市的样板。遇到阻力,要及时向市委汇报。”
“谢谢郑书记支持!”林万骁适时表态,“我一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守好龙湖阵地,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离开郑同林办公室,林万骁心中稍定。获得了市委书记的明确支持,至少在常委会上,面对马风云的压力,他有了更强的底气和对冲力量。郑同林作为班长,其态度对于平衡马风云的“速度论”至关重要。
但这还不够。马风云背后站着曹云川,是省级层面的力量。要确保自己的声音不被淹没,甚至在某些关键时刻能得到更高级别的关注,他需要一条更直接、更畅通的通道。
几天后,林万骁以汇报龙湖长期发展规划和请求省委政策支持为由,亲赴省城,向省委书记顾沉舟汇报工作。
在顾沉舟那间宽大却并不奢华的办公室里,林万骁感受到了与林州迥异的氛围。这里更沉稳,更宏观。
“书记,”林万骁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林州新班子已经到位,郑同林书记思路清晰,稳扎稳打。马风云市长干劲很足,强调‘项目为王’、‘三年翻番’。”
顾沉舟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指间夹着一支香烟,烟雾袅袅。他听着,不动声色:“嗯,风云同志在发改委就以敢闯敢干着称。你怎么看?”
这是一个考校。
林万骁坐姿端正,语速平稳:“发展是硬道理,马市长的紧迫感我能理解。但林州,特别是龙湖的基础,决定了我们不能只要速度不要质量,更不能以牺牲安全和环境为代价。我向郑书记和您汇报过的‘安全、绿色、智慧’三大底色,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例如,我们正在推进的城市安全预警系统,前期投入看似增加了成本,但长远看,是优化营商环境、吸引高质量投资的必然要求。如果为了短期速度,放松安全监管、降低环保门槛,恐怕会埋下更大的隐患,甚至可能重蹈新科化工事件的覆辙,那才是对发展最大的伤害。”
他没有直接批评马风云,而是从龙湖的实践和长远利益出发,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巧妙地点出了潜在风险。
顾沉舟微微颔首,弹了弹烟灰:“你的顾虑有道理。高质量发展,不是不要速度,而是要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速度。省委对林州的期望,是既要发展得快,更要发展得好。龙湖的探索,符合这一方向。”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有些深沉:“新班子磨合,有不同声音很正常。关键是要把握好度。既要尊重班长,维护班子团结,也要坚持原则,守住底线。有什么情况,可以直接向同林同志汇报,也可以……让办公厅的同志转达给我。”
“办公厅的同志”,这看似随意的一句,却让林万骁心头一凛。这是顾沉舟在暗示,他有一条可以直接通向自己的信息渠道,绕开可能存在的市级层面的阻塞或过滤。这是一种莫大的信任,也是一种无形的支持。
“我明白,书记。”林万骁郑重回答,“我一定牢记您的指示,在市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努力为林州、为北江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官场重生从雪夜救大佬到权力巅峰请大家收藏:(m.20xs.org)官场重生从雪夜救大佬到权力巅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