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七,年味尚未完全散去,林万骁便回到了龙湖区委的办公室,窗外偶尔还能听到零星的鞭炮声。
桌上的一份内部简报,让他刚刚舒缓的眉头再次紧锁。简报反映了区人民医院近期出现的几起患者投诉,涉及部分医生态度冷漠、开具大处方、以及个别科室耗材使用异常等问题。
虽然事情不算太大,但结合他在省纪委时查处的那场震惊全国的“昌南二院”腐败窝案院长落马,几十名医务人员卷入,药价虚高、器械回扣、医保资金被大肆蚕食,林万骁敏锐地意识到,医疗领域的行风问题,绝非小事,而是侵蚀政府公信力、加重群众负担、甚至危及人民健康的毒瘤。
“决不能等出了‘昌南二院’那样的大案再来补救!”林万骁放下简报,目光沉凝。他按下内部电话,语气不容置疑:“请纪委陈书记、分管卫计的刘副区长,还有卫健委、审计局、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半小时后到小会议室开会。”
没有预兆,一场针对区属医院行风问题的整顿风暴,在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骤然拉开序幕。
小会议室里,气氛凝重。林万骁没有绕圈子,直接抛出了那份简报和更早收集到的一些线索。
“同志们,年过完了,该收心干活了。”他开场便定下基调,“医疗,是最大的民生之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但现在我们的一些医院,风气怎么样?患者满怀希望而来,可能遇到的是冷脸,是动辄几百上千的检查单,是价格虚高的药品!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我们龙湖是不是依然存在?”
他环视在场众人,目光如炬:“不要跟我说这是普遍现象!普遍不代表合理,更不代表我们可以听之任之!昌南二院的教训就在眼前!我们必须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大力整顿医疗行风,重塑龙湖医疗系统的形象!”
他提出了三条硬措施:
第一,全面推行“阳光采购”制度。成立由区卫健委牵头,纪委、审计、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参与的区级药品、耗材、设备集中采购监管委员会。所有区属公立医院的采购项目,必须进入统一的电子采购平台,实行公开招标、议价,过程全透明,结果全公示。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二次议价”、“带金销售”和利益输送。
“尤其是高值耗材和进口药品,”林万骁特别强调,“要建立价格比对和专家评议机制,挤掉价格水分,把虚高的部分给我打下来!谁要是还想在里面搞猫腻,伸手必被捉!”
第二,建立严格的医德医风考评体系。将患者满意度、处方合格率、次均费用控制、廉洁行医等情况,纳入医务人员和科室的绩效考核,与职称晋升、评优评先、薪酬待遇直接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凡是被查实有收受红包、回扣等严重违纪行为的,一律从严处理,清除出医疗队伍。
“要让好的医生有尊严、有回报,让害群之马无处藏身!”林万骁斩钉截铁。
第三,强化监督执纪。由区纪委派驻专门力量,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督。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快查快办,形成震慑。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定期对区属医院进行行风评议。
部署迅速下达,但阻力也随之而来。
区人民医院的院长,一位资深的医疗专家,私下找到分管副区长诉苦:“林书记的初衷是好的,但‘阳光采购’可能会影响一些急需的、小众药品和设备的引进速度。而且,医生的积极性……会不会受打击?”
还有一些习惯了旧有模式的科室主任和药械供应商,更是暗中抱怨,甚至试图通过各种关系说情、施压。
林万骁对此早有预料。他一方面让纪委陈书记和卫健委主任找相关院长、重点科室负责人逐一谈话,阐明利害,统一思想,强调这是政治任务,没有价钱可讲。另一方面,他亲自出马。
他没有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而是带着纪委、卫健委、审计局的负责人,直接“空降”到区人民医院。
他们没有通知医院领导,直接走进了门诊大厅。林万骁随机与候诊的患者和家属交谈,倾听他们的真实感受和诉求。随后,他们又突击检查了药房,调取了一段时间内的处方和药品销售数据,要求审计人员现场进行初步分析。
在检查中,审计局的专业人员很快发现,骨科和心血管科的部分高值耗材,采购价格明显高于周边同级医院,且使用量增长异常。林万骁当场指示:“封存相关采购和使用的全部资料,由纪委和审计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彻底核查!”
这一记重拳,让整个医院系统为之震动。那些还抱着侥幸心理的人,终于意识到,区委这次是动真格的了。
联合调查组深入调查,很快掌握了区人民医院骨科主任与某医疗器械供应商之间存在不正当经济往来的确凿证据。在纪委谈话室里,面对如山铁证,这位曾经颇有声望的主任医师低下了头,交代了通过虚高耗材价格、收取高额回扣的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官场重生从雪夜救大佬到权力巅峰请大家收藏:(m.20xs.org)官场重生从雪夜救大佬到权力巅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