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上午,部里召开紧急部长办公会。会后不到一小时,一道由部长亲自签批的《关于成立“启明星”专项舆情保障小组的通知》的红头文件,便摆在了林万骁的办公桌上。
文件内容言简意赅:因某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改革方案(代号“启明星”)即将进入公开征求意见和后续实施阶段,为确保舆论环境平稳有序,及时有效引导社会预期,决定成立专项舆情保障小组。组长由分管舆情工作的张小峰副部长兼任,副组长一栏,赫然列着林万骁的名字。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监测研判、引导应对三个分组,成员从部内相关司局及部分直属单位抽调精干力量组成。
林万骁放下文件,走到窗边,目光掠过鳞次栉比的部委大楼,投向更远处朦胧的天际线。“启明星”……他心中默念这个代号。前世记忆中,这个时间点似乎并未有如此命名的重大改革。是蝴蝶效应,还是他前世层级不够,未能接触此等核心机密?无论如何,这无疑是一场硬仗。方案涉及利益调整深远,牵动社会神经敏感,其舆论风浪可想而知。让他这个资历尚浅的副局长担任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是张小峰乃至更高层对他能力的信任,更是一块烧红的烙铁,接住了,前程似锦;接不住,便是万丈深渊。
电话响起,是张小峰秘书,通知他即刻到张部长办公室。
张小峰的办公室气氛比往日更加凝重。他没有任何寒暄,直接指向沙发:“坐。文件看到了?”
“刚看完。”林万骁在对面坐下,腰背挺直。
“情况就不用我多介绍了。”张小峰语气沉缓,每一个字都带着重量,“‘启明星’是下一步改革的突破口,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舆论保障是前提,是关键一环。把你放在这个位置,是组织对你的信任,也是考验。”
他目光锐利地盯着林万骁:“这个小组,看似是保障,实则是前沿哨所,甚至是第一道防线。方案亮点要能传得开、叫得响,可能出现的杂音、误读、甚至是恶意攻击,要能第一时间发现、研判、有效对冲。我要的不是四平八稳的报告,是精准的预警和可行的策略。你明白这里的分量吗?”
“明白。”林万骁迎着他的目光,没有丝毫躲闪,“保证完成任务。”
“好。”张小峰点头,“小组立即启动。办公地点设在部东配楼三层,独立区域,保密权限最高级。人员名单我已经原则同意,由你牵头组建。给你两天时间,把人马拉起来,拿出初步工作方案。时间紧,任务重,有没有困难?”
“没有困难。”林万骁回答得干脆利落。在这种任务面前,任何“困难”都是无能的表现。
“去吧。”张小峰挥挥手,“随时直接向我汇报。”
走出副部长办公室,林万骁立刻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全身。他没有回自己办公室,而是直接走向部东配楼。三层已经清空,走廊里弥漫着新打扫过的气味。几个办公室的门开着,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布线、安装保密电话和电脑设备。
他在临时指定的副组长办公室站定,房间不大,陈设简单,但电话、电脑、保险柜一应俱全,透着一种临战前的简洁与高效。他深吸一口气,拿起那份获批的人员名单,目光迅速扫过。
名单是张小峰亲自圈定的,显然经过深思熟虑。综合协调组组长是部办公厅一位以细致稳妥着称的副巡视员;监测研判组组长是他舆情信息局下属的一名资深处长,业务精湛;引导应对组组长则来自宣传教育局,实战经验丰富。组员也都是各单位的骨干。这个班子,业务能力过硬,但能否如臂指使,拧成一股绳,就看他的驾驭能力了。
他拿起红色保密电话,第一个拨给了那位负责监测研判的资深处长王卫明。“王处,我是林万骁。‘启明星’专项小组已经成立,我任副组长。请你立刻通知名单上所有成员,一小时后,在三楼会议室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要求:保密,准时。”
电话那头,王卫明显然早已收到风声,回答没有丝毫迟疑:“明白,林局!立刻落实!”
放下电话,林万骁摊开笔记本,飞速地写下会议要点。他没有时间慢慢磨合,必须从一开始就树立起高效、专业的基调。
一小时后,三楼会议室座无虚席。二十余名抽调来的骨干成员正襟危坐,气氛严肃中带着一丝对新任务的兴奋与不确定。林万骁坐在主位,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他看到了一些熟悉的面孔,更多的是陌生但精干的面容。
“同志们,时间紧迫,客套话就不说了。”林万骁开门见山,声音清晰而沉稳,“我们为什么坐在这里,任务是什么,文件已经明确。我强调三点。”
“第一,最高标准。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对标‘万无一失’这四个字。监测不能有盲区,研判不能有误判,引导不能有偏差。任何细微的疏漏,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官场重生从雪夜救大佬到权力巅峰请大家收藏:(m.20xs.org)官场重生从雪夜救大佬到权力巅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