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家分家了,余庆林和陈知青领证了,这两件事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整个二道沟大队,又飞向附近的几个大队,飞去了公社。
“听说了吗,大队长家分家了?”
“听说了,还听说余庆林和陈知青领证了,真的假的?”
“真的,真的,有人看见余庆林他们在大队部开介绍信了。”
……
一夜之间,陈清妍和余庆林又成了大队的话题人物。
知青点,郝丽丽怒气冲冲的从外面冲进来。
“陈清妍,你和余庆林领结婚证了?”
“嗯,领了。”
“为什么,就因为被人说了几句?”
郝丽丽一脸不可置信,一脸的意难平。
“也不全是。
闲言碎语是一方面,因为这些闲话,不仅是被说几句难听话那么简单。
如果没有和余庆林结婚,我可能会面临被一些流氓骚扰,不管去哪,都会心惊胆战,过的不安宁的日子。
另一方面,我觉得余庆林挺不错的。即便以后回城了,不也要找对象,结婚,能遇到什么样的人谁也不知道。我不想去赌那个无知的未来,就想抓住眼前人。”
“即便你付出的代价是永远就在这里,不能回城?”
“对,不能回城也没什么,我觉得能接受。”
清妍只是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不是鼓励大伙都留下。
回不回城,那是个人的意愿。
上辈子,她经历过繁华,对大城市没有那么强烈的向往。
但是,其他人对回城心心念念,执着的很。
那里,有他们的家人,熟悉的环境,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向往。
“我想回城,我不想一辈子待在这里,呜呜……”
郝丽丽说着说着,呜呜的哭了起来。她在害怕,在恐惧,钱小红和陈清妍这两个人的选择,让她感到了绝望。
回城,她还能等到吗?
郝丽丽的哭声,让所有人都感到了悲伤,对未来的迷茫。
清妍没有说什么,关于恢复高考,关于知青回城的信息,她一个字都不会透露。
说她自私也好,说她胆小也罢,好不容易有了重来一次的机遇,绝对不能自掘坟墓。
二道沟大队没有那些牛鬼蛇神,不代表它不存在。
这辈子,她没有什么大的志向,只想当一条咸鱼。
相较于知青点的愁云惨淡,余家可是喜上眉梢。
余爷爷找人算好了动土的时辰,余庆林带着本家的兄弟和杨树高大军一行人,动手把老房子扒了。
几十年的房子了,墙体都酥了,没怎么费劲,就推倒了。
余家老院子的占地面积大,不比余家现在的院子小,还是把头的,更显得空旷。
一圈的杖子还算结实,是这几年新换的。
房子虽然很长时间没住人了,但是,院子里的菜地可没荒芜,一直种着的。
“庆林,你打算盖几间房啊?”
“三间,大三间。”
余庆林和清妍商量过,三间房,东屋搭炕,西屋放床,中间的这间做上隔断,把厨房隔出来。
暂时三间房就够用了,以后,觉得不宽敞了,就重新盖,到时候,就盖砖瓦房了。
余庆林现在浑身充满干劲,可不是平时上工的状态。
清妍过来看了一次,把写好的信交给余庆林,让他帮着寄了。
“行,交给我吧,中午我就去公社,有没有什么要买的?”
“没有,我什么都不缺。”
清妍是真的不缺什么,她现在唯一担心的是家里收到她的信以后,会有什么反应。
清妍也没多待,扒房子,到处都是灰,也没什么好看的。
不过,余家的老房子占地不小,尤其西边,挨着大道,显得更宽敞。
等房子建好以后,她再想着,怎么设计一下。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出了六月,进入七月了。
田里的麦穗黄了,被风一吹,歌词里的风吹麦浪的意境有了具象化。
山里的野菜老了,很多都不能食用了,一些药材倒是正是采收的季节。
余庆林每天早上,陪着清妍去山里采草药,正好避过最热的时候。
杨树也在修房子,他家的房子年头也不短了,要把外面重新抹一层黄泥,还要把房草换一换。
屋里也要收拾一下,红姐说,杨树从收购站换回不少报纸,到时候,把屋里的棚和墙都糊上一层报纸,屋里会显得亮堂还省的掉灰。
在大家忙忙碌碌的时候,大队长过来知青点找郑向前了。
“郑知青,明天,要过来一批新知青,你们让大伙收拾一下,给新知青空出个地方。”
“知道了,大队长,有没有说,这次下来多少个知青,几男几女?”
“暂时还不知道,我明天让人去公社接人,回来以后才知道。
郑知青,咱们大队知青点这几年挺不错的。
这回,新知青来了以后,你也要管理好他们,让他们知道,好好上工,不要闹什么幺蛾子。
如果影响了大队的正常生活,我可不会留情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在七十年代安家落户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在七十年代安家落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