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林第二天起早开着拖拉机走了,直接去了五林市。
隔了十多天,余庆林又见到了李卫国大哥,比他们之前几年见的都多。
拖拉机停在武装部队门口,没一会李卫国大哥就出来了。
“庆林,吃早饭了吗?”
“李哥,我吃完早饭来的,这是给你带的一点野菜,吃个新鲜。”
余庆林从车楼子拎出一大筐野菜,他奶奶都收拾好了。
“这个好,吃了一冬天的酸菜白菜,可算见到绿色的菜了了。还有发芽葱呢,晚上让你嫂子炸点鸡蛋酱,没治了。”
李卫国开心的接过去,能看出来他是真的喜欢。
“庆林,你去农科所找曹副所长,那是我连桥。我都和他说好了,他们正好也想实验一下自己研究的粮种,相互帮助一下。你不用客气,直接喊他大姐夫就行。”
李卫国还在上班走不开,把事情交代好了就回去了。
余庆林一路打听,很快就找到农科所了,一个空旷的大院子,几趟破旧的砖房,看着有点灰败。
“大爷,我找曹副所长,和他约好的,麻烦你帮着喊一声。”
余庆林掏出口袋里香烟,递给门卫大爷一根。
“曹副所长啊,你等一下,我给你喊一声。”
大爷把烟别在耳朵上了,慢悠悠的往院子里走。
过了一会,从里面出来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戴着一副眼镜,一看就是文化人。
“你是卫国说的余同志吧,我是曹文学。”
“曹副所长好,李哥让我来找你说粮种的事情。”
余庆林没敢托大,他对这种文化人有些打怵,还有些紧张。
“我知道,你跟我进来吧。”
曹副所长说话慢悠悠的,态度很好。
“我听说你们大队是分田到户的试点,一人分了多少地啊?”
“一人分了一晌二亩地,七亩平地,五亩山地。”
“那不少啊。我们这有几样新研究的粮种,有经过一年种植的,也有还没经过种植的。
经过种植的产量还不错,但是仅限于实验田种了一点,没有实验数据。
我们不能保证这些粮种的产量,但是可以保证的是不会比之前的种子产量低。还有两种我们自己研制的肥料,效果应该比不上进口的尿素,二铵,但是有一定的肥力,你能不能帮我们试试?”
曹副所长也没办法, 他们农科所经费有限,很多实验得不到充分的验证。而且现在各大农场有自己的种子研究所,其他大队也不同意帮他们做实验,害怕产量低影响收成。
“曹副所长,我得先和你说一下。我家总共分了一晌二亩地,不知道够不够实验的规模。但是我今年开了大概十五垧的荒地,但是荒地的肥力不咋地。”
“十五垧的开荒地,你打算种什么?”
曹副所长来精神了,开荒地好啊。要是他们的粮种在开荒地都能有不错的产量,那就能很好的证明他们的研究方向没有错。
“我打算种十垧地的苞米,五垧地的黄豆。明年还想开一些水田,种水稻。”
余庆林选的那片荒地都开出来大概能开三四十垧地,没意外的话他会都开出来的。
“余同志,不是,庆林同志,咱们合作吧。我们农科所有几样粮种需要实验,我们提供种子和研制的肥料你负责种植。不过你要帮着我们做记录,当然了,我们自己也会跟进的。
就是这个过程可能会有点漫长,可能一两年也可能三五年才能出结果。种子稳定需要时间的沉淀,你可能面临一些风险。”
余庆林心里也在思考,曹副所长说的事情有利也有弊。但是他觉得利大一些,他的那些开荒地前两年不需要交公粮,现在粮种和肥料也省了,他就搭个人工和油钱,挺划算的。
“曹副所长,不是,大姐夫,我也和你说实话。开荒地头两年不需要交公粮,可以实验你们的粮种,最多我赔上人工和油钱。
但是以后粮种实验成功了,我希望能先让我们大队能优先购买。”
“没问题,要是粮种实验成功,我们也要找实验基地大面积种植的。
庆林,你这人和卫国说的一样,为人实在又不迂腐。我一会给你拿粮种,你那七亩平地种麦子,五亩山地种苞米,其他的开荒地种苞米和黄豆,到时候做好标记,看看产量如何。
产量好坏和田间管理也有很大的关系,伺候好它们,不能草比苗还多。”
曹文学也是个说话不太会拐弯的,有啥说啥。
“大姐夫你放心吧,我虽然不敢说自己多会种田,但是也算是种田的老把式了,会好好伺候田地的。”
余庆林觉得曹同志的性子挺好,有啥说啥,不会说一些让人听不懂的或者需要费心去猜的话。
“那就好,走吧,我带你去取粮种和肥料,你是开拖拉机来的,正好可以拉回去。
到时候我给你拿一些记录本,你记录一下作物的情况。不用天天记,阶段性记就可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七十年代安家落户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在七十年代安家落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