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林看着他娘心疼得直抽抽的脸,有点想笑又有些心酸。辛苦半辈子的人,哪怕条件变得好一些了,也很难改变节俭的习惯。
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是她们的口头禅,也是刻在骨子里的。
看时间差不多了,余庆林骑着新买的自行车去接媳妇下班了。
“哎呦,陈大夫,你家男人来接你了,真是让人羡慕啊!”
护士长眼神好使,一眼就看见推着自行车等在医院大门口的余庆林。
“还真是,这是铲完地了?”
清妍顺着护士长的目光看过去,也看见等在门口的余庆林。
“好了,我要先走了,明天见。”
清妍和同事说了一声,小跑着朝余庆林快速奔过去。
“慢点,别着急。”
余庆林看着朝自己奔过来的媳妇,心里美的冒泡。
“啥时候回来的,地里活干完了?还有,你这自行车哪来的?”
“第一遍地铲完了,明天回去准备铲第二遍。麦苗长起来,杂草不算多。
我今天去市里了,去农科所找了曹哥,他给我拿了一些除草剂,效果如何还需要我自己回去实验。不过曹哥说了,即便除草效果不好也不会伤了秧苗。
大军想要买自行车,我们去了废品收购站,那里真的有卖旧自行车的。
他们买的的组装的自行车,这辆女士自行车不是组装的,是别人卖的旧车,但是也有七八成新。
我们买的多,这辆车花了八十块钱。等明年凯凯大了,咱们一家五口出门一辆自行车坐不下了。”
余庆林和清妍推着自行车慢慢往家走,路过买冰棍的还买了两根雪糕,一人一根的吃着。
“组装车也能骑挺长时间,等过了几年,可能买自行车就不需要票了,有钱就能买到了。”
清妍想着,八九十年代自行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了,摩托车也不那么稀奇了,就是价格不低,尤其进口的。
“也许吧,现在变化大,很多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以前还抓投机倒把,现在鼓励自主经营。”
余庆林觉得清妍说的事情有可能实现,说不定摩托车,轿车也能随便买呢。
“对了,你有没有买点连环画给孩子?”
“买了,挑了一袋子,有小人书,还有几本医书,也不知道你能不能用得着,还有几本初中生用的书。我们买了好几辆自行车,卖自行车的小老弟是废品收购站的职工,他给挑的,一共收了两块钱。”
余庆林是真的不喜欢看书,密密麻麻的字看着头疼。当时为了了解最新政策,他硬着头皮看报纸,看一些养殖的书,真是痛苦的很。
“走,咱们回家,看看有啥书。”
清妍拍了拍余庆林,他骑上自行车驮着媳妇回家了。
晚饭后,清妍给小儿子喂完奶,就带着衡衡和绾绾收拾余庆林带回来的图书。
“妈妈,有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个是哪吒闹海,还有小兵张嘎……”
衡衡九月份就要上二年级了,现在能认识好几百个字了,除了一些生僻字,常用的字都认识。
“妈妈,这本书上都是图,好看!”
绾绾喜欢好看的图画,也喜欢各种带图的植物介绍,她认识的字不多。清妍教了一些,衡衡有时候也教妹妹识字。
余庆林看着媳妇,孩子埋头看书,他抱着小儿子看热闹。
这小子也不像爱学习的,之前看哥哥姐姐吃雪糕他眼珠子转来转去,一直盯着。现在,哥哥姐姐看书,他眼睛也不盯着了,还直打哈欠。
被爸爸在心里吐槽不是学习的料余凯小朋友眼睛已经睁不开了,他困了。
在县里住了一宿,余庆林第二天起早就回屯了。
马上六月份了,小麦要追肥,苞米要铲二遍地了,猪圈里的猪也要添加一些粮食了……
农村的活没有干完的时候,撂下这样就得拿起那样,没完没了。
把车开进院子,把除草剂搬进仓房,余庆林喝了一茶缸子水就骑着自行车去荒地了。
十五埫地,除了个别地方苗出得不齐,还有一噶一块烧苗的,整体长势还不错。看来曹哥他们研究的种子真的比原来自己留的种子要好,看着喜人。
余庆林转了一圈,地里的杂草不算多但也不少,好在没有苗高。
他打算今天先把麦地里的草薅了,再追上肥。明天把那五亩地的苞米铲了,之后就开始实验那些除草剂。
曹哥让他分开实验做好记录,到时候看看效果,哪种除草剂效果好,他们好进一步研究。
离开开荒地,余庆林骑着自行车颠颠哒哒的到了小麦地。麦子已经一尺多高了,长得很壮实。
“庆林啊,你这麦种从哪淘来的?咱俩家前后脚种的麦子,你看你家的麦子比我家的高也比我家的壮。”
“罗叔,这是市里农科所的实验品种,我认识的朋友给牵的线,还在实验阶段。我和农科所的领导说了,希望这些种子稳定以后,第一个在咱们这推广。”
罗森家的地挨着余庆林家的这七亩地,两家的麦子能看出明显的不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七十年代安家落户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在七十年代安家落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