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就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唐伊慧点点头,笑容不变:“理念很务实。那最近有比较看好的项目吗?或者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案例能分享一下?我们律所也服务不少PE/VC,说不定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 她进一步深入,试图捕捉细节漏洞。一个真正活跃在投资圈的人,随口举几个项目名字或行业趋势应该不难。
秦渊的指尖在杯壁上轻轻敲了一下,像是在思考。他目光扫过略显紧张的秦施,随即转向唐伊慧,露出一个略带歉意的笑容:“唐姐,实在抱歉。我们这行规矩多,尤其是一些还在孵化阶段或者正在谈判中的项目,保密协议卡得很死。公开场合,实在不方便多谈。” 他巧妙地将“说不出具体案例”归咎于行业规则,而非自己不知情。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上了一点“你懂的”的无奈:“不过大的方向嘛,我个人觉得,数据驱动的产业升级、还有解决‘卡脖子’问题的硬科技,未来几年还是很有想象空间的。当然,最终投不投,还得看模型跑出来的结果和团队的执行力。” 他又抛出了一串听起来很专业、但细究起来又很空泛的词汇组合——“数据驱动”、“卡脖子”、“硬科技”、“模型”、“执行力”。
这番回答,听起来像模像样,引用了当下热门的投资概念,也符合一个“投资精英”的身份,但仔细一品,却又像隔着一层毛玻璃,缺乏具体落地的细节支撑,透着一股“纸上谈兵”的浅薄感。对于一个浸淫律所多年、阅人无数的唐伊慧来说,这种程度的“专业”显得有些...过于浮于表面了。她见过的真正大鳄,聊起项目来往往一针见血,数据、团队、壁垒信手拈来,绝不会用这种大而化之的模糊说辞来搪塞。
一丝了然悄然掠过唐伊慧眼底。
多年的律师直觉告诉她:眼前这位秦先生,就算混金融圈,恐怕也只在皮毛上打转。至少,她没从他身上看到那些真正圈内人特有的锐利和沉敛。
表面上,她依旧保持着完美的笑容,仿佛完全接受了秦渊的解释:“理解理解,行有行规嘛。秦先生这个思路倒是很清晰,数据为王,执行力是根本。看来以后我们律所在数据合规和投后管理这块儿,还真得多向您请教请教。”
如果秦渊会读心术一定会给她竖个大拇指:猜的真准。
大学毕业即失业,金融方面的了解更多还停留在书本上。
谁叫他拥有金手指呢!
哪里不会点哪里,so easy。
喜欢综视之我的金手指是进度条请大家收藏:(m.20xs.org)综视之我的金手指是进度条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