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0月的南州,秋老虎还没完全退去,午后的阳光晒得柏油路泛着油光。林砚刚把“夜盗供销社案”的卷宗整理好,正要送到档案室,刑侦大队的电话突然响了,铃声尖锐得划破了办公室里的宁静。
“喂,南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林砚接起电话,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电话那头传来一阵急促又带着哭腔的女声,像是憋了许久的情绪终于崩了堤,每一个字都裹着颤抖:“警察同志,求求你们……我女儿不见了!半个月了,我找遍了所有地方都找不到,学校说她没去上课,你们快帮帮我啊!”
林砚的心猛地一沉,失踪半个月才报案?他立刻坐直身体,拿出纸笔,声音放得沉稳:“大姐您别慌,先告诉我您女儿的名字、年龄,最后一次见她是什么时候、在哪里?”
“我女儿叫刘梅,今年十四岁,是市一中初二的学生。”女人的声音断断续续,“最后一次见她是9月28号下午,她放学说要回学校操场拿落在那儿的跳绳,我想着操场离家里近,就让她去了,可到了晚饭时间还没回来,我去学校找,操场空荡荡的,问同学都说没看见她……”
林砚飞快地在纸上记下关键信息:刘梅,14岁,市一中初二学生,9月28日17时许离校后返回学校操场取跳绳,之后失联,至今已15天。他追问:“这半个月您都找了哪些地方?有没有收到过陌生人的电话或者信件?”
“我去了她同学家、老师家,还去了她平时爱去的公园、书店,连郊区的亲戚家都问遍了,没人见过她。”女人的哭声越来越大,“也没有陌生人联系我,我一开始以为她是跟我赌气离家出走——前几天我因为她考试没考好骂了她两句,可这都半个月了,她身上没带多少钱,怎么可能不回来啊……”
挂了电话,林砚立刻拿着记录去找李建国。李建国刚从外面勘察现场回来,正拧着毛巾擦脸,听到“失踪半个月”时,手里的动作顿了顿,眉头皱了起来:“十五天?这家长心也太大了,怎么不早报案?”
“说是一开始以为孩子离家出走,想着能自己找回来,没敢麻烦警察,直到今天实在找不到了才慌了神。”林砚把记录递过去,“孩子最后出现的地点是市一中操场,现在得先去学校了解情况,再去操场看看有没有线索。”
李建国擦完脸,把毛巾往盆里一扔,拿起外套:“走,我跟你一起去。赵伟,你也跟上,去学校问问老师同学,把刘梅的照片和特征记清楚。”
赵伟刚在座位上坐了没一会儿,听到叫自己,不情愿地应了一声,磨磨蹭蹭地起身拿笔记本。林砚看在眼里,没说什么——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刘梅的线索,没必要在这种时候计较个人情绪。
三人骑着自行车往市一中赶,路上的行人大多穿着单衣,偶尔有学生背着书包经过,说说笑笑的样子,让林砚心里更不是滋味。十四岁,本该是在教室里读书、在操场上奔跑的年纪,要是真出了什么事,一个家庭就毁了。
市一中坐落在老城区,校门是红砖墙砌的,上面刷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保卫科的老张听说警察来查失踪学生,赶紧把他们领到校长办公室。校长是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一听说刘梅失踪了半个月,脸色瞬间变了:“怎么会这样?刘梅这孩子平时挺听话的,就是性格有点内向,学习成绩中等,没听说跟谁闹过矛盾啊。”
“9月28号下午,刘梅放学回家后又返回学校取跳绳,您知道这件事吗?”林砚问道。
校长连忙叫来刘梅的班主任王老师。王老师是个二十多岁的女老师,听到刘梅失踪的消息,眼圈一下子红了:“那天下午放学前,我还跟她说过话,让她把作业补好。她同桌说,放学的时候刘梅说跳绳落在操场了,要回去拿,之后就没再回教室。我还以为她拿了跳绳就直接回家了,直到第二天她没来上课,我给她家里打电话,她妈妈说她没回家,我才知道她不见了,当时我们也帮忙找了,可没找到……”
“她在学校有没有关系特别好的同学,或者跟谁有过矛盾?”李建国追问。
王老师想了想:“她跟同班的李小燕走得近,两人经常一起上下学。矛盾的话……前阵子她好像跟校外一个叫陈峰的混混有点过节,陈峰来找过她两次,在学校门口跟她吵了几句,我当时还出面把陈峰赶走了,警告他别来骚扰学生。”
“陈峰是什么人?”林砚立刻追问,这个名字让他心里警铃响了起来——校外人员骚扰学生,本身就是潜在的风险点。
“听学生说,陈峰是附近街道的混混,二十来岁,没正经工作,平时靠敲诈学生零花钱过日子,之前也来学校门口闹过几次,我们报过警,警察来了他就跑,没抓到现行。”王老师的声音有些担忧,“不会是陈峰把刘梅怎么样了吧?”
李建国没接话,转头对赵伟说:“你去跟李小燕聊聊,问问她知道不知道刘梅和陈峰的矛盾具体是什么,还有刘梅失踪前有没有跟她说过什么特别的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