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的办公室里,窗台上的旧日历刚翻过“1985年12月”的最后一页,窗外飘着细碎的雪籽,打在玻璃上沙沙作响。林砚刚把虎哥团伙案的最后一份结案报告塞进档案袋,指尖还沾着未干的墨水,就听见走廊里传来李建国熟悉的脚步声——比平时快了半拍,带着股不同寻常的急切。
“林砚,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李建国推开门,脸上没了往日的严肃,反而带着点抑制不住的笑意,手里捏着一张盖着省厅红章的纸,边角都被他攥得发皱。
林砚心里一动,放下档案袋跟了过去。李建国的办公室还是老样子,墙上挂着泛黄的“先进集体”奖状,办公桌抽屉里露出半截旧搪瓷缸,印着“南州公安”四个褪色的字。他把那张纸往林砚面前一递,声音里带着兴奋:“省厅刚发的通知,点名要借调你过去。”
林砚拿起通知,目光快速扫过纸面——“兹因南州市公安局刑警林砚同志在‘虎哥黑恶团伙案’‘铁路抛尸案’中表现突出,具备较强的刑侦业务能力与创新思维,现商请借调至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参与跨省重大案件侦破工作,借调期暂定三个月……”
省厅借调?林砚指尖微微一顿,脑子里瞬间闪过这半年的画面:从菜窖女尸案里顶着质疑提取泥土样本,到伪装搬运工卧底码头时的惊险逃脱,再到苏晓为了帮他整理物证被刀片划伤的手……他原本以为,接下来该集中精力追查父亲的纵火案,可这突如其来的机会,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子,打乱了他的节奏。
“省厅那边是周厅长亲自点的名,”李建国坐在椅子上,给自己倒了杯热茶,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的眉眼,“周厅长说,你那套‘犯罪侧写’‘跨省信息整合’的思路,正好能用上。这可是难得的机会,能接触到更复杂的案子,对你以后的发展有好处。”
林砚没立刻回答,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通知上的红章。他想起刚穿越过来时,面对80年代简陋的刑侦条件,他不止一次地怀疑自己能不能站稳脚跟;想起李建国从最初的“再看看”,到后来拍着他的肩说“林砚,这事交给你我放心”;还有苏晓,每次他提出新的勘查方法,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说“我来配合你做实验”……南州已经成了他在这个时代的根,现在要暂时离开,心里难免有些不舍。
“怎么,不想去?”李建国看出了他的犹豫,放下茶杯说,“我知道你心里惦记着你父亲的案子,我已经跟市局汇报过了,你走之前,我们把‘老鬼’的线索再梳理一遍,等你从省厅回来,咱们接着查。”
林砚抬头看向李建国,这位老刑警的眼角有明显的皱纹,鬓角也添了些白发,可眼神里的真诚却让人心里发暖。他想起当初自己提出“土壤分层比对法”时,所有人都觉得不靠谱,只有李建国给了他尝试的机会;卧底身份暴露时,也是李建国带着人冲在最前面,把他从虎哥团伙的手里救出来。这份信任,比任何荣誉都更让他动容。
“不是不想去,”林砚轻声说,“就是觉得……有点突然。队里的工作刚理顺,还有赵伟他们,我走了之后,案子的衔接会不会有问题?”
“这点你放心,”李建国笑了笑,“赵伟这阵子进步不小,上次整理盗窃案档案,他主动加班核对了三遍证人信息,比以前细心多了。而且有苏法医在,你们之前摸索的那些勘查方法,她也能帮着带带其他人。你呀,就是心思太细,总想着把所有事都扛在自己肩上。”
提到苏晓,林砚的心里又软了一下。昨天他还跟苏晓约好,等虎哥案结了,就一起去图书馆查资料,看看能不能找到80年代颅像复原的相关文献。现在要去省厅,这个约定怕是要推迟了。
“你也不用急着答复,”李建国看出了他的顾虑,把茶杯推到他面前,“明天早上给我准信就行。不管你怎么选,队里都支持你。要是想去,我今天就帮你办手续;要是不想去,我也能跟省厅那边解释,就说你手头有要紧的悬案要盯。”
林砚端起茶杯,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滑下去,暖了整个胸腔。他想起穿越前,警校的老师曾说过:“真正的刑警,不应该只局限于一方天地,要能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用自己的能力守护更多人的安全。”现在,这个舞台就在他面前,他没有理由拒绝。
“我去,”林砚放下茶杯,语气坚定,“谢谢李队,也谢谢队里的信任。我会把省厅的经验带回来,帮咱们南州刑侦大队做得更好。”
李建国脸上的笑意更浓了,拍了拍他的肩膀:“这就对了!年轻人就该多闯闯。你收拾收拾东西,明天我带你去省厅报到。对了,苏法医那边,你要不要自己跟她说一声?她昨天还问我,虎哥案结了,什么时候能给你庆功呢。”
林砚心里一暖,点了点头:“我晚上跟她说。”
从李建国办公室出来,走廊里的灯光有些昏暗,林砚掏出笔记本,在扉页上写下“省厅借调:1986年1月-3月”。他翻到之前记录“仓库纵火案”的那一页,上面贴着父亲林卫东的旧照片,照片里的年轻刑警穿着警服,眼神明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