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边境的风还带着沙砾的粗糙感,林砚将马强移交当地看守所时,指尖还残留着沙漠阳光晒过的灼热。省厅派来的接应车停在口岸外,车身上“公安”两个烫金大字在夕阳下泛着暖光,周厅长的电话就是这时打过来的。
“林砚,‘红衣案’卷宗我看过了,三省公安厅都发了感谢信,你这趟追凶,硬是把四省联动的架子搭起来了。”电话里周厅长的声音带着笑意,还夹杂着钢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有个事跟你商量,省厅想把你留在刑侦总队,专门负责重大案件攻坚,你意下如何?”
林砚靠在车门上,望着远处逐渐沉落的夕阳,视线落在手机屏保上——那是上个月苏晓发来的照片,南州警局门口的梧桐树抽出了新芽,她站在树旁,手里举着刚整理好的法医笔记。他沉默了两秒,语气带着笃定:“周厅长,谢谢您的看重,但我想回南州。”
“哦?说说理由。”周厅长的声音里没意外,反倒多了几分好奇。
“‘红衣案’能破,靠的是三省同事配合,也靠南州队教我的‘接地气’——80年代办案,既要有新方法,也得扎进老百姓里。”林砚指尖轻轻敲着车门,“而且南州还有我没办完的事,我父亲的案子,还有队里的兄弟、苏法医……我想回去跟他们一起,把南州的刑侦再往前推一步。”
电话那头静了几秒,随后传来一声轻笑:“我就知道你会这么选。行,省厅尊重你的决定,但有个条件——以后南州要是有跨省大案,你得牵头,也得常来省厅给新人讲讲你的‘现场勘查经’。”
“没问题!”林砚立刻应下,心里像卸下了一块石头,又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烘烘的。
从西北返回南州用了三天两夜,火车穿过黄河流域时,林砚趴在窗边,看着窗外逐渐从戈壁变成农田,再到熟悉的江南水乡景致,指尖摩挲着苏晓送的那本法医笔记——笔记里除了专业内容,还夹着一张小纸条,上面是她清秀的字迹:“南州的春天,比西北暖。”
火车进站时,站台上挤满了人,林砚刚拎着行李走出车厢,就听见熟悉的喊声。他抬头一看,李建国穿着笔挺的警服,手里举着个写着“林砚”的纸牌,旁边站着苏晓,她穿了件浅蓝色的衬衫,头发比之前长了些,被风轻轻吹着。赵伟也在,手里还拎着个网兜,里面装着几个苹果,见了林砚,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林队,欢迎回来。”
“李队,苏法医,赵伟,你们怎么来了?”林砚快步走过去,眼眶有点发热。
“市局让我们来接的,顺便给你接风。”李建国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比以前重了些,“走,先回局里,有重要的事跟你说。”
警车开在南州的街道上,两旁的梧桐树已经枝繁叶茂,路边的供销社门口挂着“春季大酬宾”的红布条,自行车铃声此起彼伏。林砚看着这熟悉又鲜活的景象,突然觉得,自己早就不是那个穿越而来的“外来者”,这里的人和事,早就成了他的牵挂。
到了市局门口,林砚发现办公楼前挂着条红色横幅,上面写着“热烈欢迎林砚同志载誉归来”,几个年轻民警站在门口,见他来了,纷纷鼓掌。李建国拉着他进了局长办公室,市局王局长正坐在办公桌后,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林砚,坐。”王局长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把文件推了过来,“经市局党委研究决定,鉴于你在‘红衣女尸案’、‘虎哥团伙案’等重大案件中的突出表现,以及你在刑侦技术革新上的贡献,任命你为南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明天正式上任。”
林砚看着文件上“任命林砚为刑侦大队大队长”的字样,指尖有些发颤。他想起刚穿越来时,自己还是个被质疑“方法古怪”的见习生,是李建国给了他机会,是苏晓陪他一起尝试新方法,是队里的兄弟跟着他一起蹲守、追凶……这一路走来,每一步都离不开身边人的支持。
“王局长,我怕我……”林砚刚想开口,就被李建国打断了。
“怕什么?”李建国笑着说,“你小子破案靠的不是运气,是真本事。我已经被任命为市局副局长了,以后刑侦大队就交给你,我在上面给你撑着!”
王局长也点头:“林砚,南州的刑侦需要新鲜血液,需要你的新方法。你放心,市局会全力支持你,不管是人员调配,还是设备采购,只要是为了破案,为了老百姓的安全,我们都批!”
林砚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对着王局长和李建国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请领导放心,我一定带领刑侦大队,破更多的案,护好南州的安宁,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从局长办公室出来,林砚刚走到走廊,就被一群民警围了起来。
“林队,以后你就是我们的头了,可得多带带我们!”
“林队,你那个犯罪侧写,啥时候给我们讲讲啊?”
“还有现场勘查的技巧,上次你教我的泥土提取方法,我在郊区的盗窃案里用上了,真找到线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