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办公室内,烟雾缭绕。
林砚站在墙上张贴的巨大地图前,指尖划过豫、皖、苏、鲁四省交界的公路线,眉头紧锁。桌上的搪瓷缸里,浓茶已经凉透,杯壁上结着一圈深褐色的茶渍,如同这起横跨四省的“红衣女尸案”,留下了层层叠叠的线索,却始终无法拼凑出完整的真相。
“林队,省厅那边传来消息,指纹比对设备已经调试完毕,前三个受害者现场提取的模糊指纹,终于有了初步比对结果!”侦查员小王推门而入,脸上带着难掩的兴奋,手里挥舞着一张薄薄的纸片。
林砚猛地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快步接过纸片。上面密密麻麻的字符和数据,在旁人看来如同天书,他却一眼捕捉到了关键信息——“指纹特征点匹配度92%,嫌疑人信息:张铁柱,男,38岁,籍贯河南省兰考县,曾因盗窃入狱三年,出狱后无固定职业。”
“终于找到了!”林砚一拳砸在桌上,震得桌上的文件簌簌作响。自从三个月前接手这起连环杀人案,他带领团队奔波于四省之间,走访了上百个村镇,排查了近千名符合侧写的嫌疑人,却始终一无所获。若不是他坚持向省厅提议引进简易指纹比对设备,恐怕这起案件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久。
“立刻调取张铁柱的全部档案,重点排查他的职业经历和近期活动轨迹!”林砚沉声下令,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如今的他,早已不是初来乍到的见习刑警,经过五年的历练,已经成长为南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的核心力量,举手投足间都透着沉稳与干练。
小王应声而去,办公室内再次恢复了平静。林砚重新走到地图前,将张铁柱的籍贯标记在河南兰考,随后顺着周边的公路线,画出一条条可能的作案路线。根据之前的犯罪侧写,凶手极有可能是一名长途货车司机,熟悉跨省运输路线,且具有反侦察意识,作案后能迅速逃离现场。
“张铁柱,长途货车司机……”林砚低声呢喃,脑海中不断整合着线索。前三个受害者都是身穿红衣的年轻女性,分别在河南商丘、安徽亳州、江苏徐州的国道旁被发现,死亡时间间隔约一个月,作案手法高度相似,都是被钝器击打头部致死,死后被抛尸荒野。
“林队,苏法医那边传来消息,第四个受害者的尸检报告出来了,与前三个受害者的死因完全一致,而且在死者指甲缝里提取到了少量柴油残留!”另一名侦查员小李走进来说道。
“柴油残留?”林砚眼前一亮,这与他之前的侧写完全吻合。长途货车司机常年与柴油打交道,指甲缝里残留柴油痕迹合情合理。“立刻联系交通部门,排查近半年内,在四省交界国道线行驶的,车牌号登记在河南兰考,且车主为张铁柱的货车!”
“是!”小李转身离去。
林砚坐在椅子上,端起凉透的浓茶喝了一口,思绪却从未停止。他想起了这三个月来的艰辛,跨省协作的困难,基层警力的不足,以及受害者家属那绝望的眼神。这些都像一座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作为一名来自未来的警校王牌,他深知现代刑侦技术的重要性。在这个没有监控天眼,缺乏DNA技术的年代,每一个微小的线索都可能成为破案的关键。为了推动指纹比对设备的引进,他多次前往省厅,据理力争,甚至熬夜撰写了详细的技术可行性报告,终于说服了上级领导。
“林队,查到了!张铁柱名下有一辆解放牌货车,车牌号豫B·,近半年内多次往返于豫、皖、苏、鲁四省,而且每次作案时间点,他的货车都出现在案发地附近的国道线!”小王兴奋地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打印好的交通记录。
林砚接过交通记录,仔细核对着上面的时间和地点,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证据确凿!立刻申请跨省抓捕令,通知沿线公安机关协助排查,务必找到张铁柱的下落!”
“是!”小王和小李异口同声地应道,转身快步离去。
办公室内,林砚再次看向墙上的地图,指尖停留在西北边境的位置。根据交通记录显示,张铁柱的货车最近一次出现,是在十天前,从江苏徐州出发,沿着国道向西北方向行驶,目的地不明。
“西北边境……”林砚眉头微蹙,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西北边境地区地形复杂,多为沙漠和戈壁,交通不便,一旦张铁柱逃到那里,抓捕难度将会大大增加。
“林队,省厅来电,同意我们的抓捕申请,并协调西北边境警方协助我们开展工作!”小李再次走进来说道。
“好!”林砚站起身,拿起桌上的外套,“通知兄弟们,准备出发,我们去西北追凶!”
两天后,林砚带领抓捕团队抵达西北边境的一座小城。这里地处沙漠边缘,气候干燥,风沙弥漫,与江南水乡的南州市截然不同。边境警方早已等候在车站,见到林砚等人,立刻迎了上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