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拿起照片,仔细看了半天,叹了口气:“当年这案子,我也参与了后续的调查,可查来查去,一点头绪都没有。纺织厂当年是南州的重点企业,仓库里的棉纱原料价值百万,案子发生后,市里很重视,可凶手太狡猾了,一点线索都没留下。”
“我爸当年的勘查记录里写着,仓库的门锁是完好的,没有被撬过的痕迹。”林砚说道,“这说明凶手很可能有仓库的钥匙,或者是熟人作案。”
“有钥匙的人可不少啊。”一名老刑警说道,“当年纺织厂的仓库管理员、值班人员,还有厂里的领导,都有仓库的钥匙。”
“而且当时纺织厂正处于改制阶段,厂里的人际关系很复杂,因为裁员、工资等问题,很多工人对厂里有意见。”另一名刑警补充道。
林砚点点头:“没错,这就是我们接下来的调查方向。第一,排查当年纺织厂所有持有仓库钥匙的人员,了解他们在案发当晚的行踪;第二,调查当年纺织厂的裁员名单和有经济纠纷的人员,看看有没有可疑对象;第三,围绕那块带有切割痕迹的木板,排查当年南州所有售卖锯子的店铺,以及有木工经验的人员。”
“好,我们现在就分工行动!”李建国站起身,语气坚定,“林队,你放心,这次我们一定能把凶手揪出来,给老林一个交代!”
接下来的几天,刑侦大队全员出动,开始了紧张的调查。
林砚和李建国负责排查当年持有仓库钥匙的人员。当年的仓库管理员姓张,如今已经退休在家。林砚和李建国找到他家时,老张正在院子里晒太阳。
得知两人的来意,老张叹了口气:“唉,那件事,我这辈子都忘不了。林副队是个好人啊,为了查案子,把命都丢了。”
“张师傅,当年案发当晚,您在哪里?”林砚问道。
“我在家睡觉啊。”老张回忆道,“那天我值白班,晚上下班就回家了,我老婆可以作证。而且我那把仓库钥匙,早在案发前一个月就丢了,我还向厂里汇报过。”
“钥匙丢了?”林砚眼睛一亮,“您还记得是怎么丢的吗?”
“记得,那天我下班回家,路过菜市场,被一个小偷扒了钱包,钥匙就放在钱包里。”老张说道,“我当时就报了警,可小偷没抓到,钥匙也没找回来。”
林砚立刻让队员去调取当年的报案记录,果然找到了老张的报案信息。
“那您知道还有谁可能有仓库的钥匙吗?”李建国问道。
“除了我,还有值班员老刘,还有厂里的厂长、副厂长,以及分管后勤的科长。”老张说道,“不过老刘在案发后没多久,就辞职回老家了,听说后来去了南方做生意。”
林砚和李建国又马不停蹄地找到了当年的值班员老刘的老家,可老刘的家人说,老刘在五年前就已经去世了。
排查工作陷入了僵局。就在这时,负责调查裁员名单的队员传来了消息:当年纺织厂有一名叫王浩的工人,因为被裁员,对厂里怀恨在心,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扬言要“给厂里点颜色看看”,而且王浩有木工经验,案发后不久,他就突然离开了南州,至今下落不明。
“王浩?”林砚立刻查阅当年的档案,“他有没有仓库的钥匙?”
“没有,他只是一名普通工人,没有仓库的钥匙。”队员说道,“不过我们查到,王浩的姐夫,当年是纺织厂的副厂长,持有仓库的钥匙。”
“他姐夫叫什么名字?”林砚问道。
“叫赵志强,当年因为纵火案受到了牵连,被厂里撤职了,现在在南州开了一家建材店。”
林砚立刻带人前往赵志强的建材店。建材店不大,赵志强正在店里招呼客人。看到林砚一行人,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眼神有些躲闪。
“赵老板,我们是南州市公安局的,想向你了解一些情况。”林砚出示了证件。
赵志强勉强笑了笑:“警官同志,有什么事吗?”
“1982年纺织厂仓库纵火案,你还记得吗?”林砚问道。
赵志强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低下头,声音有些颤抖:“记得,当然记得。”
“案发当晚,你在哪里?”
“我在家睡觉啊。”赵志强说道,“那天我身体不舒服,很早就睡了,我老婆可以作证。”
“你当年的仓库钥匙,后来怎么处理了?”林砚盯着他的眼睛。
赵志强眼神闪烁,支支吾吾地说道:“丢了,案发前几天就丢了。”
“怎么丢的?”
“我……我记不清了,可能是不小心弄丢的。”
林砚从口袋里拿出那块带有切割痕迹的木板残片,放在赵志强面前:“你认识这个吗?”
赵志强看到木板残片,身体猛地一颤,脸色更加苍白:“不……不认识。”
“这块木板残片来自当年的仓库,上面有锯子切割的痕迹,而你的小舅子王浩,有木工经验。”林砚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而且我们查到,案发后不久,王浩就离开了南州,而你,也在案发后被厂里撤职。你敢说这一切都是巧合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