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市的夏末,午后的阳光带着灼人的热气,炙烤着青石铺就的老街。林砚站在“红光五金仓库”的旧址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那本泛黄的旧案卷宗,封皮上“1982年仓库纵火案”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却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心口发紧。
这里早已不是当年火光冲天的废墟,如今建起了一排简易的杂货铺,叫卖声、自行车铃铛声混杂在一起,透着80年代末独有的烟火气。可林砚的目光穿过喧闹的人群,仿佛能看到三年前那场吞噬一切的大火——木材、五金零件在烈焰中噼啪作响,浓烟遮蔽了半边天,而他的父亲,时任刑侦队副队长的林卫国,就是在这场火灾的后续勘查中,为了抢救一份关键证据,被意外坍塌的横梁砸中,再也没有醒来。
“林队,都安排好了。”身后传来赵伟的声音,他如今已是林砚手下的得力干将,褪去了当年的青涩与嫉妒,眼神里满是敬佩。“当年参与救火的老消防员、仓库管理员,还有附近的老街坊,我都联系到了,在旁边的居委会等着呢。”
林砚点点头,深吸了一口带着尘土味的空气,将案卷塞进包里:“走,进去说。”
居委会的小会议室里,几张长条木桌拼在一起,坐着五六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看到林砚进来,众人纷纷起身,眼神里带着复杂的情绪——有对老林队长的惋惜,也有对这位年轻刑侦队长的期待。
“林队,你爸当年可是个好人啊,为了查这个案子,没日没夜地泡在现场,最后还……”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红了眼眶,他是当年的仓库管理员老王头。
林砚强压下心头的酸涩,握住老人的手:“王大爷,我知道。这三年来,这案子一直压在我心里,也压在局里每个人心里。今天请大家来,就是想再问问,当年火灾发生前后,有没有什么你们没说过的细节,哪怕是一点点,都可能对破案有帮助。”
众人沉默下来,陷入了回忆。当年的火灾太过惨烈,仓库里的货物几乎烧得精光,现场被破坏得一塌糊涂,加上当时勘查技术有限,除了认定是人为纵火外,线索寥寥无几。林卫国牺牲后,案子就成了悬案,渐渐被人淡忘。
“要说细节……”一位老消防员忽然开口,“当年灭火的时候,我在仓库西北角的废墟里,闻到过一股奇怪的味道,不是木材燃烧的焦糊味,有点像……煤油,又有点像别的什么。但当时火太大,我以为是自己闻错了,就没敢说。”
“煤油?”林砚眼睛一亮,立刻追问,“您确定吗?具体位置在哪里?”
“就在西北角,靠近那个老货架的地方。”老消防员指着窗外仓库旧址的方向,“我记得清清楚楚,那里的火苗颜色比别的地方更亮,烧得也更旺。”
林砚立刻起身:“赵伟,带上勘查工具,跟我去现场!”
众人跟着林砚来到仓库旧址,如今这里是一家卖日用百货的杂货铺。林砚找到店主,说明情况后,店主很配合地打开了店门。林砚戴上白手套,蹲下身,仔细观察着地面。虽然过去了三年,地面已经重新铺过水泥,但墙角的缝隙里,依然能看到一些黑色的焦痕。
“赵伟,把洛阳铲拿来,小心点,在西北角墙角挖,别破坏了店铺的东西。”林砚吩咐道。
赵伟点点头,拿起洛阳铲,小心翼翼地在墙角挖掘。没过多久,铲尖碰到了硬物。林砚接过洛阳铲,亲自清理起来,很快,一块烧焦的木板残骸露了出来,上面还附着着一些暗红色的物质。
“这是……”林砚用镊子夹起一点暗红色物质,放在鼻尖闻了闻,“不是煤油,是松节油!”
松节油易挥发、燃点低,是80年代常用的工业溶剂,也是很好的助燃剂。林砚心中一动,父亲当年的案卷里,从未提到过松节油的痕迹。看来,当年的勘查确实有遗漏。
他继续在周围挖掘,忽然,指尖碰到了一个小小的、硬硬的东西。他小心翼翼地将其挖出来,用纸巾擦拭干净,是半枚烟蒂!烟蒂已经被烧得焦黑,但过滤嘴上还能隐约看到一点残留的指纹痕迹。
“太好了!”赵伟忍不住低呼一声,“林队,这会不会是凶手留下的?”
林砚紧紧攥着那半枚烟蒂,眼神锐利:“很有可能。当年火灾现场混乱,这半枚烟蒂被埋在深处,才得以保存下来。赵伟,立刻把烟蒂和松节油残留样本送去省厅技术室,进行指纹提取和成分分析!”
“好!我马上去!”赵伟接过样本,转身就往外跑。
林砚站起身,环顾着这间杂货铺,脑海中不断还原着当年的场景:凶手趁着深夜,潜入仓库,在西北角用松节油作为助燃剂,点燃了货物,然后仓皇逃离,慌乱中掉落了手中的烟蒂。父亲当年在勘查时,可能因为注意力都在坍塌的横梁和关键证据上,忽略了这个角落的细节。
“林队,你看这是什么?”一位老街坊指着墙角的一处刻痕,“这好像是个记号,我以前打扫卫生的时候就看到过,一直以为是小孩子乱刻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