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欠五千?”林砚眉头紧锁,这个名字在父亲的卷宗里出现过,是当年仓库的供货商之一,父亲曾调查过他,但他有不在场证明,最终排除了嫌疑。
难道当年的纵火案和李三有关?林砚连忙将卷宗翻开,找到关于李三的调查记录。记录显示,李三当年三十多岁,经营着一家小型五金厂,与东风路仓库有长期合作关系。仓库起火前一个月,他曾向仓库老板索要欠款五千元,但遭到拒绝。火灾发生当晚,李三声称自己在厂里加班,有两名工人可以作证。
“当年的不在场证明,会不会有问题?”林砚陷入了沉思。80年代的调查手段有限,证人证言的可信度虽然高,但也不排除有人作伪证的可能。
“张专家,麻烦您再仔细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字迹?”林砚说道。
张专家继续涂抹试剂,又显现出几个模糊的字,“……夜……十……点……仓……库……”
“夜里十点,仓库……”林砚眼前一亮,“难道是李三约定夜里十点去仓库结算货款?可仓库起火时间是凌晨两点,这中间有四个小时的时间差。”
他忽然想起,卷宗里记载,仓库管理员当晚是在仓库里值班的,也就是说,李三很可能在夜里十点去过仓库,与管理员发生了争执,然后伺机纵火。至于他的不在场证明,或许是那两名工人说了谎。
“小陈,立刻去调查李三的下落,还有当年为他作证的那两名工人。”林砚当机立断,语气坚定。
“是,队长!”小陈立刻转身跑了出去。
林砚又拿起其他物证,一一进行检测。他在一块变形的金属零件上发现了一点暗红色的痕迹,经过试剂检测,确认是血迹。当年的鉴定报告认为,这是仓库管理员的血迹,但林砚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他让张专家对血迹进行血型检测,结果显示,血型为A型,而仓库管理员的血型是O型。
“这不是管理员的血!”林砚心中一动,“难道是凶手留下的?”
这个发现让林砚更加兴奋,他意识到,这起尘封了七年的旧案,终于有了突破口。他将血迹样本小心地保存起来,虽然目前没有指纹比对技术,但只要找到嫌疑人,就能通过血型进行比对。
下午,小陈回来了,带来了调查结果:“队长,李三现在还在南州市,开了一家五金店,生意做得不错。当年为他作证的两名工人,其中一人已经去世,另一人叫王强,现在在一家建筑工地打工。”
“走,我们去找王强。”林砚站起身,拿起外套就往外走。
建筑工地位于南州市郊区,尘土飞扬,工人们正在忙碌地施工。林砚和小陈找到了王强,他已经五十多岁了,皮肤黝黑,手上布满了老茧。听说两人是公安局的,王强眼神闪烁,显得有些紧张。
“王师傅,我们想向你了解一下1983年东风路仓库纵火案的情况,当年你是不是为李三作过证?”林砚开门见山。
王强脸色一变,低下头,沉默了半天,才缓缓说道:“是……是啊,当年李老板说他在厂里加班,我和另一个工友都看见了。”
“你说的是实话吗?”林砚盯着他的眼睛,语气严肃,“当年的案子是我父亲林卫国负责的,他为了追查凶手,最后牺牲了。现在我们有了新的证据,如果你说了谎,就是包庇罪犯,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王强的身体颤抖了一下,抬起头,眼中充满了愧疚:“警官,我说……我说实话。当年李三给了我和另一个工友每人五百块钱,让我们帮他作伪证。其实那天晚上,他根本就没在厂里加班,我们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那你知道他和仓库管理员的关系怎么样吗?”林砚追问。
“听说他们关系不太好,李三欠仓库老板的货款,老板一直催他还,他好像还和管理员吵过架。”王强说道。
得到了王强的证词,林砚立刻带人前往李三的五金店。李三的五金店开在市中心的一条商业街,生意兴隆。看到警察进来,李三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警官同志,请问有什么事吗?”
“李三,我们是南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的,现在怀疑你与1983年东风路仓库纵火案有关,请你跟我们回警局接受调查。”林砚亮出警官证,语气不容置疑。
李三脸色煞白,双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警官,你们是不是搞错了?那起案子都过去七年了,我怎么会和它有关?”
“有没有搞错,到了警局就知道了。”林砚示意手下警员,将李三带上了警车。
审讯室里,李三一开始还拒不承认,一口咬定自己有不在场证明。但当林砚拿出王强的证词、烧焦纸片上的字迹以及那块带有血迹的金属零件时,李三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
原来,当年李三欠东风路仓库老板五千元货款,老板催得紧,他多次恳求宽限,却遭到拒绝,还被仓库管理员当众羞辱。怀恨在心的李三,便想放一把火,烧毁仓库的账目,赖掉这笔欠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