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深秋,南州市公安局大院里锣鼓喧天,红绸高悬。
刑侦技术实验室的挂牌仪式正进行到高潮,局长亲自为牌匾揭幕,红绸落下,“南州市公安局刑侦技术实验室”十四个烫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围观的警员和群众爆发出热烈掌声,林砚站在人群前排,一身笔挺的警服,肩上的警衔昭示着他刑侦大队队长的身份。五年时光,磨去了他眉宇间的青涩,沉淀出沉稳干练的气质,唯有那双眼睛,依旧锐利如鹰,闪烁着对真相的执着。
“林队,恭喜啊!这实验室能建成,你可是头功!”李建国拍着他的肩膀,语气里满是欣慰。如今的老刑警早已褪去了当年的守旧,提起林砚的“新方法”,比谁都推崇。他身后,苏晓穿着白大褂,嘴角噙着温柔的笑意,眼神与林砚交汇,无需多言,尽是默契。这五年,他们从并肩作战的伙伴,变成了彼此托付的爱人,实验室的每一块砖,都见证着他们的成长与深情。
林砚笑着点头,目光扫过实验室的玻璃窗,里面整齐摆放着指纹比对仪、微量物证分析仪等设备,虽然在他那个时代算不上先进,但在1990年的南州,已是凤毛麟角。从最初带着现代刑侦知识穿越而来,到如今亲手推动技术革新,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初心——让正义,不再缺席。
“各位同志,市民朋友们!”局长的声音透过扩音器传来,“刑侦技术实验室的建成,是咱们南州刑侦史上的里程碑!从此,咱们破案再也不只是靠腿跑、靠嘴问,更能靠科学、靠证据!这离不开林砚同志和全体刑侦人员的努力……”
台下掌声再次响起,林砚却忽然皱起了眉头。他的目光越过人群,落在大院门口,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头发花白的老人正探头探脑,神情焦急,像是有什么急事。
直觉告诉林砚,事情不简单。他对身边的苏晓说了句“我去看看”,便挤开人群,快步走向门口。
“大爷,您有什么事吗?”林砚温和地问道。
老人见他穿着警服,像是看到了救星,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声音颤抖:“警察同志!不好了!老仓库那边……老仓库那边又冒烟了!”
“老仓库?”林砚心里“咯噔”一下,一个尘封已久的名字瞬间涌上心头——那是他父亲林卫东当年牺牲的地方。五年前,他刚穿越而来,就得知父亲在1980年的一场仓库纵火案中为了抢救物资,不幸牺牲,而那起纵火案,至今未破,成为了他心中最大的遗憾。
“具体是哪个仓库?”林砚的声音瞬间变得严肃。
“就是城郊的那个老粮库啊!当年林警官牺牲的地方!”老人的声音带着哭腔,“我是附近的居民,刚才路过,看到仓库里冒出黑烟,火光都快窜出来了!”
林砚的心沉了下去。巧合?还是有人故意为之?
“李队!”林砚转身大喊,“通知全队,立即赶往城郊老粮库!有火情,可能是纵火!”
李建国闻言,脸色一变,立刻掏出对讲机下达指令。原本热闹的挂牌仪式瞬间安静下来,警员们迅速行动,警笛声划破长空,朝着城郊方向疾驰而去。
苏晓也跟了上来,递给林砚一副手套和勘查箱:“我跟你一起去。”
林砚点头,眼神凝重:“小心点。”
警车一路狂飙,半小时后,抵达了城郊老粮库。远远望去,仓库的屋顶已经冒出滚滚黑烟,火势正在蔓延,周围围了不少围观的群众,议论纷纷。
“快!组织人员灭火!注意保护现场!”林砚下车后,立刻下达命令。警员们各司其职,有的连接水管灭火,有的拉起警戒线,驱散围观群众。
李建国走到林砚身边,面色凝重:“林队,这仓库早就废弃了,怎么会突然着火?而且还是这个地方……”
林砚没有说话,目光紧紧盯着燃烧的仓库。火光中,他仿佛看到了父亲当年逆行的身影,心中一阵刺痛。他深吸一口气,压下情绪,戴上手套:“等火灭了,立刻进行现场勘查。这绝不是意外。”
苏晓站在他身边,轻声安慰:“别着急,我们一定能找到线索。”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大火终于被扑灭。仓库的屋顶已经坍塌,里面的东西烧得面目全非,空气中弥漫着烧焦的气味和灰尘。林砚戴上口罩,率先走进仓库。
五年前,他也曾来过这里,试图寻找父亲牺牲的真相,但当时的条件有限,加上现场早已被破坏,一无所获。如今,这里再次发生火灾,是凶手故技重施,还是另有隐情?
“苏晓,你负责检查现场是否有易燃物残留。”林砚冷静地布置任务,“其他人,仔细搜查每一个角落,注意收集灰烬中的微量物证,哪怕是一小块碎片,都不要放过。”
“是!”众人齐声应道。
林砚的目光在废墟中穿梭,脑海中不断回忆着父亲的案卷。当年的仓库里存放着大量粮食,火灾发生在深夜,火势蔓延极快,父亲和几名同事赶到后,为了抢救粮食,冲进火场,最终父亲不幸牺牲,而纵火者却销声匿迹。案卷中记载,现场没有发现明显的纵火痕迹,初步判断为电线老化引发的火灾,但父亲的同事却隐约记得,当时好像闻到了汽油的味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