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大臣们也纷纷表态,支持与反对之声此起彼伏。
李瑁深知,自己这一番言论虽得到了唐玄宗的认可,但也彻底得罪了李林甫。不过,他并不后悔,在这朝堂的权力斗争中,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做出选择。
此后,李瑁开始积极与激进派的大臣们接触,参与他们的商讨,为增加边疆军费出谋划策。他凭借着系统所赋予的知识,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如改进军事装备的制造工艺,提高军费的使用效率等,赢得了激进派大臣们的赞赏和信任。
在一次与杨国忠的私下会面中,杨国忠拍着李瑁的肩膀说道:“寿王殿下,此次边疆军费一事,多亏殿下仗义执言。殿下之才,他日必能在朝堂上大放异彩。”
李瑁谦逊地说道:“杨大人过奖了,瑁不过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日后还需杨大人多多提携。”
杨国忠笑道:“殿下客气了,你我志同道合,自当相互扶持。”
随着与激进派关系的日益紧密,李瑁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也逐渐提升。他的一些提议开始被更多的大臣所接受,在朝堂上逐渐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然而,李林甫自然不会坐视李瑁的势力壮大。他表面上不动声色,暗中却在谋划着如何打压李瑁。他指使自己的党羽在朝堂上对李瑁提出的一些建议进行刁难,试图破坏李瑁的计划。
一日,朝堂之上,就李瑁提出的改革军粮运输方式以提高效率的建议,李林甫的党羽张大人站出来说道:“寿王殿下,你这建议看似精妙,实则不切实际。边疆路途遥远,地形复杂,你所提议的新运输方式根本无法实施。而且,贸然改变现有方式,恐会引起军心不稳。”
李瑁早料到会有人反对,他从容不迫地说道:“张大人,我已详细研究过边疆的地形和交通情况。新的运输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效率,还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至于军心不稳,我已与边疆将领沟通,他们对新方式也颇为认可。只要我们做好前期的准备和部署,必定能够顺利实施。”
其他激进派大臣也纷纷站出来支持李瑁,反驳张大人。一时间,朝堂上又是一番激烈的争论。
在这场争论中,李瑁凭借着充分的准备和清晰的思路,成功地说服了部分中立大臣,使得自己的建议得以通过。
经过这一系列的事件,李瑁在朝堂上的地位愈发稳固。但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李林甫必定不会善罢甘休,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而他,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巧妙地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才能在这复杂的朝堂斗争中生存下来,并实现自己的抱负。
与此同时,李瑁也没有忘记自己在江湖中的布局。他深知,朝堂与江湖,相辅相成。在朝堂上站稳脚跟的同时,也需在江湖中积累足够的力量,以备不时之需。
在处理完朝堂事务后,李瑁回到王府,开始着手安排江湖中的事宜。他派出心腹,与各个江湖门派联系,巩固自己在江湖中的人脉。同时,他也利用系统的知识,为江湖门派提供一些武学和发展方面的建议,进一步提升自己在江湖中的威望。
夜晚,明月高悬。李瑁站在王府的庭院中,望着天空的明月,心中思绪万千。朝堂上的派系斗争,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和机遇。他必须小心翼翼,把握好每一个机会,才能在这风云变幻的大唐朝堂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实现自己穿越而来的使命,守护好自己所珍视的一切。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