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一旦起兵,大唐必陷战乱,须加快重建速度,为平叛做准备。”李瑁对张轩说,语气满是紧迫感。
祸不单行,安插在安禄山军中的重要眼线失踪。此眼线来之不易,掌握诸多军队内部重要情报,他的失踪,或意味着情报源断绝,也可能已被安禄山发现并除掉。
“继续寻找,务必找到下落。”李瑁担忧道。
密探领命而去,李瑁陷入沉思。情报网受挫影响渐大,必须尽快应对,否则安禄山起兵,将极度被动。
随着时间推移,重建工作终有进展。通过秘密渠道,成功招募一批来自长安周边的人员,他们大多对安禄山行径不满,愿为大唐安宁出力。
李瑁亲自培训新成员,传授收集情报、传递消息及自保之法。他明白,这些人将成对抗安禄山的关键力量,能力与忠诚度至关重要。
培训时,李瑁思索制衡李林甫之法。仅重建情报网不够,需主动出击,让他无暇破坏计划。
“张轩,不能被动应对,要主动出击,收集李林甫罪证,使其失去皇帝信任,他便无力干涉我们。”李瑁眼中闪过决然。
“王爷之意是……”张轩疑惑。
“从他亲信入手,亲信跟随他多年,知晓诸多秘密,想办法策反一两个,获取罪证。”
于是,李瑁与张轩谋划策反李林甫亲信。经多方打探,了解亲信喜好与弱点,寻找突破口。
最终,他们锁定目标——李林甫的心腹幕僚王强。王强虽受李林甫信任,却因利益分配与其产生矛盾。李瑁派人秘密接触,晓以利害,劝他为大唐未来着想。
起初,王强犹豫不决,经李瑁等人反复劝说,终被说服,提供李林甫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的重要证据,这些足以让李林甫在朝堂陷入困境。
“王爷,有此罪证,可弹劾李林甫。”张轩兴奋道。
李瑁点头,却未露太多喜悦。“需谨慎,李林甫朝堂势力庞大,要选准时机,一击必杀,否则被他察觉,后果严重。”
此时,安禄山那边传来消息,似已完成叛乱准备,随时可能起兵。
“安禄山起兵在即,必须加快行动。”李瑁深知时间紧迫。
李瑁决定在安禄山起兵前,先弹劾李林甫,削弱其势力,为应对叛乱创造条件。他挑选正直且有影响力的大臣,将罪证交予,让其朝堂弹劾。
朝堂上,气氛紧张。大臣手持罪证,慷慨陈词,揭露李林甫罪行,唐玄宗脸色难看。
李林甫起初狡辩,在铁证面前,辩解苍白无力。最终,唐玄宗下令撤职查办,李林甫势力瞬间瓦解。
“王爷,李林甫已倒,大功告成。”张轩兴奋汇报。
李瑁微微点头,神色凝重。“这只是开始,还要全力应对安禄山叛乱。”
李林甫倒台,情报网重建顺利。李瑁加快建设速度,同时与郭子仪等将领联络,商讨应对之策。
风云变幻之际,李瑁深知更大挑战在后,但他已准备就绪,凭借智慧、勇气与众人支持,将勇敢迎接暴风雨,为大唐安宁与未来,全力以赴。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