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点头道:“殿下放心,子仪定会全力以赴。只是这改革军事体系,涉及众多方面,恐怕会遇到不少阻力。”
李瑁冷笑一声,说道:“瑁深知会有阻力,但为了大唐的未来,这些阻力必须克服。将军只管负责军事方面的事务,朝堂上的事情,瑁自会周旋。”
随后,二人又详细商讨了如何将改革措施逐步推行,以及在推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待一切商议妥当,郭子仪告辞离去。李瑁站在王府门口,望着郭子仪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信心。此次与郭子仪的深入交流,不仅让他对边疆战事有了更清晰的战略规划,也进一步加深了他与郭子仪之间的合作。
然而,李瑁深知,前方的道路依旧充满艰难险阻。安禄山的叛乱随时可能爆发,朝堂上也不乏反对改革的声音。但他已经下定决心,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百姓,勇往直前。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瑁与郭子仪紧密合作。郭子仪按照他们商讨的战略,开始对军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部署。他挑选了一批精锐的弩兵,亲自指导他们的训练,提高他们的射击精度和速度。同时,在边疆的重要关隘,加强防御工事的修建,储备了大量的粮草和兵器。
李瑁则在朝堂上,积极为军事改革争取支持。他向唐玄宗详细阐述了改革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案,得到了唐玄宗的认可。然而,一些守旧的大臣却对此表示反对,他们认为改革会破坏原有的军事体系,引发混乱。
“陛下,这军事改革事关重大,不可草率行事。如今的军事体系,乃是祖宗留下来的,历经多年,自有其合理性。若贸然改革,恐怕会动摇国本。”一位老臣在朝堂上说道。
李瑁反驳道:“这位大人,如今时代不同了,安禄山的威胁摆在眼前。若不改革军事体系,如何应对叛军?祖宗之法固然要尊重,但也应与时俱进。我们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大唐的军事实力,保卫江山社稷。”
朝堂上顿时争论起来,支持改革和反对改革的大臣各执一词。李瑁深知,要说服这些守旧的大臣,并非易事。但他没有退缩,他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说明当前军事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后的好处。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唐玄宗最终决定支持李瑁的改革方案。他说道:“瑁儿所言有理,如今安禄山叛乱在即,我们必须改革军事体系,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众爱卿,当以大局为重,全力支持改革。”
有了唐玄宗的支持,军事改革得以顺利推行。李瑁和郭子仪更加忙碌起来,他们密切关注着改革的进展,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随着改革的深入,大唐军队的面貌逐渐发生了变化。军队的指挥更加顺畅,训练更加严格,战斗力有了显着的提升。边疆的防御也得到了加强,安禄山的一举一动都在唐军的监视之下。
然而,安禄山似乎也察觉到了大唐的变化。他加快了叛乱的准备,一场大战即将爆发。李瑁和郭子仪深知,他们所做的一切准备,都将在这场战争中接受考验。但他们毫不畏惧,他们坚信,凭借着精心制定的战略和强大的军队,一定能够击败安禄山,保卫大唐的安宁。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李瑁与郭子仪的合作,如同黑暗中的明灯,为大唐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他们将携手并肩,在战场上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为了大唐的荣耀,为了天下苍生的幸福,全力以赴。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