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瑁成功扳倒李林甫和杨国忠,获得唐玄宗的信任并着手筹备边疆战事之时,远在边疆的安禄山得知消息后,暴跳如雷。他深知李瑁若在朝堂站稳脚跟,全力对付自己,必将给自己的野心带来巨大阻碍。于是,安禄山决定先下手为强,谋划一场针对李瑁的阴谋,企图给他致命一击。
安禄山坐在营帐之中,面色阴沉地看着麾下众将。帐内气氛压抑,众人都不敢出声。半晌,安禄山开口道:“李瑁这小子,竟然扳倒了李林甫和杨国忠,还得到了陛下的信任。若不尽快除掉他,我们的大计恐难实现。你们可有什么主意?”
一位副将犹豫了一下,上前说道:“大帅,李瑁如今在朝堂上有了一定势力,且与郭子仪联合,边疆防御也日益稳固。我们正面与之对抗,恐怕难以取胜。不如从朝堂内部入手,联合一些对李瑁不满的势力,在背后给他使绊子。”
安禄山微微点头,思索片刻道:“你说得有道理。只是朝堂之上,哪些人可以为我们所用?”
这时,一位谋士站出来说道:“大帅,据我所知,朝堂中有一些官员,因李瑁扳倒李林甫和杨国忠,担心自身利益受损,对李瑁心怀不满。我们可以派人去联络他们,许以重利,让他们在朝堂上给李瑁制造麻烦。另外,还有一些与李瑁政见不合的官员,也可拉拢过来。”
安禄山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道:“好,就按你说的办。立刻派人去联络这些人,务必说服他们与我们合作。告诉他们,只要能扳倒李瑁,他们想要的,本帅都能给。”
于是,安禄山的手下开始在朝堂中秘密活动,四处寻找可以联合的势力。他们首先找到了一些李林甫和杨国忠的残余党羽。这些人原本依附于李林甫和杨国忠,如今两人倒台,他们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对李瑁恨之入骨。安禄山的使者向他们承诺,只要他们配合行动,不仅能保住他们的官位,还能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些人在利益的诱惑下,纷纷答应与安禄山合作。
除了李林甫和杨国忠的残余党羽,安禄山的使者还找到了一些与李瑁在朝堂上政见不合的官员。这些官员大多主张与安禄山议和,认为与安禄山开战会损耗国力,而李瑁坚决主张抗击安禄山,收复失地,双方因此产生了矛盾。安禄山的使者对这些官员晓以利害,声称若李瑁继续得势,他们的主张将永远无法实现,只有扳倒李瑁,他们才有机会掌控朝堂,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些官员听后,也心动不已,加入了安禄山的阵营。
经过一番努力,安禄山成功联合了朝堂上的部分势力。这些人在暗中形成了一股针对李瑁的势力,他们开始在朝堂上制造各种舆论,诋毁李瑁的名声。有的官员在朝堂上弹劾李瑁,说他在边疆战事中虚报战功,骗取陛下的信任;有的则散布谣言,说李瑁与江湖门派勾结,意图谋反。这些言论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原本中立的官员也开始对李瑁产生了怀疑。
与此同时,安禄山在边疆也开始了行动。他故意派出小股部队,不断骚扰大唐边境,制造紧张气氛。他还散布假消息,说自己即将发动大规模进攻,让大唐军队人心惶惶。安禄山此举的目的,一是为了分散李瑁的注意力,让他无暇顾及朝堂上的舆论攻击;二是为了给朝堂上那些与他合作的官员提供借口,让他们在朝堂上以边疆战事紧张为由,要求唐玄宗撤掉李瑁的兵权。
李瑁得知朝堂上的舆论攻击和边疆的异动后,心中明白这是安禄山的阴谋。他深知自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他并没有退缩。他一方面积极应对朝堂上的谣言,让自己的盟友们在朝堂上为自己辩解,同时收集证据,准备反击那些弹劾他的官员;另一方面,他与郭子仪商议,加强边疆防御,识破安禄山的骚扰战术,不给安禄山可乘之机。
在朝堂上,李瑁的盟友们纷纷站出来为他说话。他们列举李瑁在边疆的战功,以及他为大唐江山社稷所做出的努力,反驳那些弹劾和谣言。李瑁自己也向唐玄宗呈上了详细的边疆战事报告,说明安禄山的骚扰战术和自己的应对策略,让唐玄宗了解真实的边疆情况。唐玄宗看了李瑁的报告后,心中对李瑁的信任稍微恢复了一些。他下令彻查那些弹劾李瑁的官员,若发现有不实弹劾,必将严惩不贷。
在边疆,李瑁和郭子仪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他们加强了边境巡逻,提高了警惕,防止安禄山的小股部队偷袭。同时,他们还派出探子,深入安禄山的势力范围,收集情报,了解安禄山的真实意图和兵力部署。李瑁和郭子仪决定,主动出击,打破安禄山的骚扰战术。他们挑选了一支精锐部队,趁着夜色,突袭了安禄山的一处军营,给安禄山的军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安禄山得知自己的军营被突袭后,恼羞成怒。他决定加大对大唐边境的压力,发动一次大规模的佯攻,迫使李瑁将更多的兵力调往边疆,从而削弱他在朝堂上的支持。安禄山集结了大量军队,摆出一副要大举进攻的架势。李瑁和郭子仪识破了安禄山的意图,他们并没有被安禄山的佯攻所迷惑。李瑁一方面在边疆做好防御准备,让郭子仪带领一部分军队坚守防线;另一方面,他回到朝堂,与自己的盟友们商议应对之策,准备彻底粉碎安禄山的阴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