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湖联盟蓬勃发展,成为对抗安禄山重要助力的同时,李瑁又面临了新的挑战——来自系统的任务。
这一日,李瑁如往常一般在王府书房中研究对抗安禄山的策略,系统的提示音突然在他脑海中响起:“宿主请注意,系统发布新任务。当前宫廷纷争激烈,安禄山在朝堂仍有一定势力,宿主需在宫廷纷争中获取关键人物支持,成功削弱安禄山在朝堂的势力,任务完成后将获得丰厚奖励。若任务失败,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惩罚。”
李瑁眉头微皱,深知这任务的艰巨性。宫廷纷争本就错综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而安禄山在朝堂经营已久,其党羽众多,想要削弱他的势力谈何容易。但他也明白,这或许是进一步打击安禄山的关键契机。
李瑁开始仔细分析宫廷中的局势和各方人物。他深知,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先找准那些在朝堂上有影响力,且有可能争取过来的关键人物。经过一番思考,他将目标锁定在了两位大臣身上——礼部尚书赵崇简和户部侍郎周伯庸。
赵崇简,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在朝堂上颇受敬重。他一直对安禄山的行为有所不满,但因种种原因,在之前的宫廷纷争中一直保持中立。李瑁认为,若能争取到赵崇简的支持,不仅能增加对抗安禄山的力量,还能在朝堂上起到表率作用,带动更多中立大臣倒向他们这一边。
而周伯庸,主管户部,掌握着朝廷的财政大权。安禄山的叛乱使得朝廷财政吃紧,周伯庸一直为此忧心忡忡。李瑁觉得,可以从解决财政问题入手,与周伯庸达成合作,让他认识到安禄山的存在对朝廷财政的巨大威胁,从而获得他的支持。
李瑁决定先拜访赵崇简。他精心准备了一番,带着自己对当前局势的分析和应对安禄山的详细策略,来到了赵崇简的府邸。
赵崇简见到李瑁前来,颇感意外,但还是热情地将他迎进了书房。两人坐下后,李瑁开门见山地表明了来意:“赵大人,瑁此次前来,是想与大人商讨对抗安禄山之事。如今安禄山叛乱,危及大唐江山,宫廷纷争不断,大人在朝堂德高望重,瑁希望能得到大人的支持。”
赵崇简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地说:“瑁王殿下,老臣也深知安禄山乃大唐心腹大患。只是这宫廷纷争复杂,各方利益纠葛,老臣一时难以抉择。”
李瑁心中一动,知道有机会,于是将自己对局势的分析和盘托出:“赵大人,如今朝堂上对安禄山的态度分为两派,求和派主张妥协,以求一时安宁,但安禄山野心勃勃,和谈只会让他有更多时间壮大势力,最终危及大唐根基。而强硬派虽坚决主张对抗,但在行动上也需谨慎谋划。瑁认为,我们应集合各方力量,全力围剿安禄山,但同时也要注意策略,避免给国家和百姓带来过大损失。”
说着,李瑁将自己制定的一些具体策略递给赵崇简:“大人请看,这是瑁针对当前局势制定的策略,包括加强情报收集、合理调配兵力、联合江湖力量等。若能得到大人的支持,在朝堂上共同推动这些策略的实施,相信定能早日击败安禄山。”
赵崇简接过策略,仔细阅读起来。他一边看,一边微微点头,显然对李瑁的分析和策略颇为认同。过了一会儿,他放下手中的纸,看着李瑁说:“瑁王殿下,老臣佩服殿下的远见卓识和对大唐的一片赤诚之心。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老臣也需考虑清楚。”
李瑁知道不能操之过急,便诚恳地说:“赵大人,瑁理解大人的顾虑。此事关系重大,大人可慢慢考虑。瑁只希望大人能以大唐江山社稷为重,早日做出决断。”
从赵崇简府邸出来后,李瑁马不停蹄地前往周伯庸的府邸。见到周伯庸后,李瑁先是寒暄了几句,然后直接切入主题:“周大人,如今安禄山叛乱,朝廷财政紧张,大人主管户部,想必为此忧心不已。”
周伯庸苦笑着说:“瑁王殿下,您所言极是。如今战事吃紧,军费开支巨大,而安禄山又在各地烧杀抢掠,破坏经济,朝廷财政可谓是捉襟见肘。”
李瑁点点头,说:“周大人,瑁此次前来,便是想与大人商讨解决之策。安禄山一日不除,朝廷财政的压力便一日不减。我们必须尽快削弱他的势力,恢复国家的稳定和经济发展。”
接着,李瑁向周伯庸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大人,我们可以通过切断安禄山的经济来源,来削弱他的实力。比如加强对边境贸易的管控,防止安禄山通过贸易获取物资和资金;同时,对国内支持安禄山的势力进行清查,没收他们的财产,充实国库。此外,我们还可以与江湖联盟合作,利用他们的力量打击安禄山在江湖中的经济网络。”
周伯庸听后,沉思片刻说:“瑁王殿下的想法确实有几分道理。只是,这些举措实施起来恐怕会遇到诸多阻力,还需朝廷上下齐心协力才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