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力推进对安禄山监管工作的紧张节奏中,李瑁内心对杨玉环的牵挂愈发浓烈。尽管每日被朝堂事务缠身,他仍会在忙碌间隙,抽出时间回到王府,只为能与杨玉环短暂相聚。
这一日,长安城内月色如水,银白的月光洒在王府的庭院中,将满园的花草树木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忙碌了一天的李瑁,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回到王府。刚踏入内院,便瞧见杨玉环正站在回廊下,手持一盏灯笼,似在静静等候他归来。
杨玉环见李瑁回来,眼中立刻泛起温柔的笑意,快步迎上前去,轻声说道:“瑁郎,你回来了,今日一定累坏了吧。”说着,她接过李瑁身上的披风,细心地挂在一旁。李瑁看着眼前温婉可人的杨玉环,心中的疲惫瞬间消散了几分,他轻轻握住杨玉环的手,说道:“玉环,有你在这儿等我,再累也值得。”
两人携手走进屋内,桌上早已摆满了精致的菜肴,还冒着丝丝热气。杨玉环拉着李瑁在桌前坐下,亲自为他盛了一碗汤,说道:“瑁郎,先喝口汤暖暖身子,这可是我特意为你熬的。”李瑁接过汤碗,喝了一口,汤的鲜美在口中散开,一股暖流顺着喉咙滑入心底。
看着杨玉环关切的眼神,李瑁心中满是感动与愧疚。这些日子,因为对抗安禄山和朝堂诸事,他陪伴杨玉环的时间少之又少。想到这里,李瑁放下汤碗,紧紧握住杨玉环的手,目光坚定地说道:“玉环,这些日子委屈你了。你一直默默地在我身边支持我,我却总是无暇顾及你。但你放心,我向你承诺,无论局势多么艰难,我一定会保护好你,也一定会守护住大唐。待击退安禄山,我定给你一个安稳的未来。”
杨玉环微微动容,眼中泛起晶莹的泪花。她轻轻靠在李瑁的肩头,说道:“瑁郎,我知道你身上肩负着大唐的重任,我从未有过怨言。我只希望你能平安,我们能一直这样相伴。大唐安稳,我们才能有真正的安稳未来。”
李瑁轻轻抚摸着杨玉环的秀发,继续说道:“玉环,如今对安禄山的监管已初见成效,但他不会轻易罢手,未来的路还很艰难。不过,我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不会退缩。为了你,为了大唐的百姓,我定要将安禄山的叛乱彻底平定。”
杨玉环抬起头,凝视着李瑁的眼睛,认真地说:“瑁郎,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从我们相识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你是一个有担当、有抱负的人。我会一直在你身边,做你最坚实的后盾。”
两人相视而笑,彼此的眼神中充满了信任与坚定。在这动荡不安的局势下,他们的情感愈发深厚,成为彼此心中最温暖的港湾。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瑁带着对杨玉环的承诺,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抗安禄山的事务中。他频繁与靖安司、兵部、刑部等部门沟通协作,不断完善对安禄山的监管措施。
在情报方面,靖安司在李瑁的督促下,构建了更为严密的情报网络。他们不仅在安禄山势力周边布下重重眼线,还成功渗透到安禄山内部。通过各种渠道,源源不断的情报汇聚到李瑁手中,让他对安禄山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有一次,靖安司传来消息,安禄山正在秘密筹备一批新式武器,企图用于下一次的军事行动。李瑁得知后,立即与兵部商议应对之策,提前做好了防范准备,使得安禄山的计划落空。
在军事防御上,李瑁与郭子仪将军密切配合。他根据最新的情报,协助郭子仪将军调整了边疆的兵力部署,在一些关键地段增设了防御工事。同时,他还积极推动军事训练的改革,提高唐军的战斗力。为了让士兵们更好地掌握新的战术和武器使用方法,李瑁亲自到军营中视察,鼓励士兵们刻苦训练。在他的激励下,唐军士气高昂,时刻准备着应对安禄山的进犯。
而在朝堂内部,李瑁与刑部尚书领导的调查组继续深挖与安禄山有牵连的势力。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将隐藏在朝廷中的安禄山党羽一一揪出。这一行动不仅净化了朝堂风气,也极大地削弱了安禄山在朝廷内部的影响力。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阻力也越来越大。一些与安禄山党羽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势力开始暗中阻挠调查,甚至试图对李瑁和调查组人员进行陷害。
面对这些阻力,李瑁毫不退缩。他凭借着自己在朝堂上逐渐积累的威望和人脉,联合一些正直的大臣,共同对抗这些反对势力。在一次朝堂辩论中,李瑁慷慨陈词,列举了安禄山党羽的种种罪行,以及他们对大唐造成的危害。他的言辞有理有据,让那些试图阻挠调查的大臣哑口无言。最终,在李瑁的坚持下,调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然而,安禄山也察觉到了自己在朝堂和边疆面临的困境,他开始孤注一掷,策划了一场大规模的突袭行动。他集结了大量的兵力,趁着夜色,对边疆的一处重要防线发起了猛烈攻击。由于此次攻击十分突然,唐军在初期陷入了被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