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结束后,李瑁立刻投入到应对小组的组建工作中。他挑选了几位在朝堂上有影响力且能力出众的大臣,以及靖安司和兵部的重要官员,组成了应对小组。小组第一次会议在李瑁的王府中召开。
众人围坐在会议桌旁,李瑁说道:“各位大人,陛下将应对安禄山的重任交予我等,这是对我们的信任,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从今日起,我们要密切协作,共同完成监视安禄山与军事准备这两项重要任务。”
靖安司指挥使林羽说道:“瑁王殿下放心,靖安司定会加强对安禄山的监视,确保情报准确无误,及时传递。”
兵部尚书王勇也表态道:“殿下,军事改革方面,兵部会加快进度,加大训练力度,提升军队战斗力。只是,这军费开支……”
李瑁看向杨国忠,说道:“杨大人,军费之事,还需您多费心。”
杨国忠点点头,说道:“既然陛下已同意此方案,我自会调配好财政资源,全力支持军事改革。”
李瑁欣慰地说道:“有各位大人齐心协力,何愁安禄山不平。接下来,我们具体商讨一下各项工作的细节。林大人,先说说情报方面的计划。”
林羽打开一幅地图,指着上面的标记说道:“殿下,我们已在安禄山势力周边增设了多处秘密情报点,情报人员也已全部就位。同时,我们还安排了多支机动侦察小队,随时对可疑区域进行侦查。一旦发现安禄山有任何异常举动,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汇报。”
李瑁仔细查看地图,点头说道:“很好。但要注意情报人员的安全,不可暴露我们的监视行动。王大人,军事改革目前进展如何,还有哪些困难?”
王勇说道:“殿下,军事改革按计划稳步推进,各军营的训练热情高涨,新的战术和武器装备也在逐步推广。目前的困难主要是部分将领对新的训练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更多时间适应。另外,一些新型兵器的制造工艺较为复杂,产量难以满足需求。”
李瑁思索片刻后说道:“对于将领的培训问题,可挑选一些熟悉新训练方法的军官,到各军营进行指导,确保所有将领都能熟练掌握。兵器制造方面,召集各地工匠,共同研究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可适当引进一些外部先进技术。杨大人,这可能需要您在财政上给予更多支持。”
杨国忠表示会尽力协调财政资源,支持兵器制造工作。随后,众人又对其他相关事宜进行了深入讨论,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
在李瑁的带领下,应对小组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安禄山的监视更加严密,军事改革也取得了显着进展。军队的战斗力逐步提升,各项应对安禄山的准备工作正在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李瑁深知,赢得朝堂的有利决策只是第一步,后续的执行和应对才是关键。他不敢有丝毫懈怠,每天都与应对小组的成员们密切沟通,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他也会定期进宫,向唐玄宗汇报工作进展,让皇帝对局势有清晰的了解。
回到王府后,杨玉环看到李瑁虽疲惫但眼神坚定,心疼地说道:“瑁郎,朝堂之事如此繁重,你要注意身体。看到你为了大唐如此操劳,我既担心又骄傲。”
李瑁握住杨玉环的手,微笑着说:“玉环,有你的关心,我再累也值得。如今朝堂已做出有利决策,我们只要按计划推进各项工作,击败安禄山便多了几分胜算。为了大唐的未来,为了我们的安稳生活,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这个关键时期,李瑁凭借各方支持和精准情报,在朝堂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对抗安禄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将继续带领应对小组,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为大唐的安宁与繁荣全力以赴。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