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突厥部落,经过李瑁派人的努力,部分部落首领表示愿意保持中立,不再参与安禄山的叛乱行动。这使得安禄山联合周边势力的计划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
然而,安禄山也察觉到了一些异常。他发现自己身边似乎总有一些可疑的人在活动,而且与周边势力的联系也好像被人监视。安禄山意识到,可能是李瑁的情报网发挥了作用。
“这个李瑁,倒是有些手段。竟敢在本王的眼皮底下建立情报网,窥探本王的行动。”安禄山愤怒地说道。
安禄山立刻下令加强对内部的清查,同时对周边势力的联络进行加密。他还派出一些刺客,试图暗杀李瑁安插在周边地区的情报人员。
李瑁得知安禄山的行动后,提醒情报人员要更加小心谨慎。“各位情报人员,安禄山已经有所察觉,你们的处境更加危险。但大唐需要你们的情报,希望你们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继续为我们提供关键信息。”
尽管面临着巨大的危险,李瑁的情报人员们依然坚守岗位,不断为李瑁提供着重要情报。他们深知,自己的工作对于大唐的安危至关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情报人员不幸被安禄山的人发现并杀害。但他们的牺牲并没有白费,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情报,为李瑁制定应对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随着情报的不断汇总和分析,李瑁和郭子仪对安禄山与周边势力的勾结情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他们根据这些情报,进一步完善了防御计划和作战策略,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在一次军事会议上,李瑁对将领们说道:“各位将军,我们通过情报网获取了安禄山与周边势力勾结的关键情报。虽然他们看似强大,但内部存在诸多问题。我们要利用这些弱点,各个击破。大家务必按照计划行事,为了大唐的胜利,全力以赴。”
将领们齐声高呼:“为了大唐,全力以赴!”声音响彻营帐,士气高昂。
在情报网的助力下,李瑁和郭子仪在这场与安禄山的较量中逐渐占据了主动。他们深知,接下来的战斗依然艰巨,但有了准确的情报支持,他们对保卫大唐充满了信心。
在加强情报收集的同时,李瑁还注重情报的分析和整合。他专门设立了一个情报分析小组,由经验丰富的情报专家组成。这些专家对收集到的各种情报进行细致的梳理和分析,提取出其中最关键的信息,为李瑁和郭子仪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殿下,根据最新的情报分析,安禄山联合周边势力的总兵力约为二十万,其中安禄山本部兵力十万,突厥三万,吐蕃五万,其他小势力两万。但他们的兵力分布较为分散,且各方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情报分析小组的负责人向李瑁汇报。
李瑁沉思片刻后说道:“兵力分散和协调不畅是他们的弱点。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采取灵活的战术,各个击破。郭将军,您认为呢?”
郭子仪点头说道:“殿下所言极是。我们可以先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安禄山本部的军队,挫其锐气。同时,密切关注突厥和吐蕃的动向,防止他们突然增援。”
在制定战术的过程中,李瑁和郭子仪还考虑到了战场的地形因素。他们详细研究了周边地区的山川河流、道路桥梁等情况,以便在战斗中能够充分利用地形优势。
“此处山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安禄山的军队从此处经过,我们可以在此设下埋伏,给予他们沉重打击。”李瑁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山谷说道。
郭子仪表示赞同:“殿下,我们还可以在山谷两侧的山上布置弓弩手,待敌军进入山谷后,万箭齐发,让他们插翅难逃。”
除了军事战术,李瑁还考虑到了外交策略。他深知,分化安禄山与周边势力的联盟是取胜的关键之一。因此,他继续加强与吐蕃的沟通,试图说服吐蕃彻底退出联盟。同时,对突厥内部保持中立的部落,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安抚,巩固他们的中立立场。
在与吐蕃的谈判中,大唐使者再次强调了与吐蕃保持和平友好关系的重要性,并承诺在战后给予吐蕃更多的贸易优惠和领土让步。吐蕃王在权衡利弊后,终于决定与安禄山断绝联系,并撤回已经派出的军队。
这一消息传来,李瑁和郭子仪大喜。“吐蕃退出联盟,安禄山的实力大减。我们的计划正在一步步实现。”李瑁说道。
郭子仪笑着说道:“殿下英明。接下来,我们可以集中精力对付安禄山和突厥的军队了。”
然而,安禄山得知吐蕃退出联盟后,暴跳如雷。他大骂吐蕃王背信弃义,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计划受到了严重挫折。但安禄山并不打算就此放弃,他决定加快进攻步伐,试图在李瑁和郭子仪进一步准备之前,给大唐以致命一击。
安禄山重新调整了兵力部署,将重点放在了与大唐边疆接壤的几个关键地区。他亲自率领本部精锐,准备从一个名为黑风岭的地方突破大唐的防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