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瑁快马加鞭,从宫廷纷争的漩涡中心抽身,马不停蹄地赶往江湖门派聚集之地。此刻,江湖中正弥漫着一股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各门派间积怨已久,冲突一触即发。而李瑁深知,在这安禄山叛乱的紧要关头,江湖门派若能摒弃前嫌,一致对外,将成为对抗叛军的一股强大助力。
到达嵩山时,正值各派掌门为争夺“盟主令”吵得不可开交。泰山派玄真子怒目圆睁,手中玉如意直指衡山派玉玑子,大声呵斥道:“你们衡山派在黄鹤楼私会安禄山的使者,铁证如山,还有何狡辩!”说罢,他猛地一挥玉如意,将身旁石桌劈成两半,碎玉飞溅。
玉玑子气得浑身发抖,青锋剑“噌”地出鞘三寸,寒光闪烁,映出他眼中的怒火:“玄真子,休要血口喷人!函谷关截获的突厥密信,正是我衡山派弟子拼死夺得,你却在此颠倒黑白!”言罢,他从怀中掏出染血的帛书,突厥文字在晨雾中泛着诡异的光。
“够了!”李瑁的声音如同洪钟,伴随着他玄色大氅裹挟的山风,瞬间席卷全场。他腰间玉具剑虽未出鞘,但那凌厉的剑气已让在场高手们纷纷下意识后退。李瑁几步上前,将玄宗御赐的玄铁令“啪”地拍在残桌上,神色严肃地说道:“如今国难当头,安禄山叛军势如破竹,你们却还在这里为了一己私利争斗不休,难道要重演二十年前华山血案的悲剧吗?”
玉玑子听闻,心中一凛,突然跪倒在地,道袍下摆沾满晨露:“殿下,衡山派愿听您调遣。三日前,我派弟子在雁门关外发现安禄山的粮草车队,看那车辙印旁画着吐蕃牦牛图腾,想必与吐蕃勾结紧密。”说着,他呈上羊皮地图,上面清晰标注着发现车队的位置及相关线索。
李瑁微微点头,目光扫向玄真子,手指划过地图上的阴山,说道:“玄真子掌门,泰山派向来以勇猛着称,可敢接下牵制突厥骑兵的重任?郭将军已在黄河芦苇荡精心备下五百斤松烟粉,突厥骑兵的战马对松烟过敏,此乃破敌关键。”
玄真子眉头一皱,略作思考后,将玉如意重重顿地,朗声道:“泰山派愿为先锋!但突厥骑兵骁勇善战,还需衡山派的北斗七星阵配合,方能事半功倍。”他的道袍被山风鼓起,内衬的金线云纹若隐若现,彰显着一派掌门的威严。
玉玑子思索片刻,微笑着递上卦盘:“昨夜我彻夜推演,已得破阵之法,天枢星位当用松烟,可扰乱突厥骑兵阵脚。”卦盘上的棋子摆成北斗状,唯独天枢星位空缺,正待补上关键一子。
李瑁轻轻补上那颗棋子,坚定地说:“就这么办!”随后,他转身看向青城派长青子,问道:“长青子掌门,函谷关地势险要,乃兵家必争之地,当年令尊的玄铁剑可还在?如今唯有靠贵派死守函谷关,截断叛军粮草补给。”
长青子神色凝重,毫不犹豫地掷剑于地,铁剑与青砖碰撞,溅出串串火星:“家父的剑已传于我,此剑专为斩杀叛臣贼子!青城派定不负所托,死守函谷关!”他的铁剑仿佛感受到主人的决心,突然发出一阵龙吟,惊起山巅栖息的苍鹰,展翅翱翔于天际。
傍晚,落日余晖洒在嵩山书院,李瑁在这里召见各派智囊。他面色沉重地展开加急军报,朱砂批注在烛光下如鲜血般刺眼:“安禄山的十万铁骑已渡过黄河,潼关守军不足三万,形势岌岌可危。如今急需你们各派派出三百轻功高手,协助大军作战。”
恒山派妙真师太双手合十,面容慈悲却又透着坚毅:“贫尼愿率恒山剑阵死守函谷关,为保卫大唐尽一份力。只是……”她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师太请讲。”李瑁为她斟了一杯茶,示意她不必顾虑。
妙真师太盯着茶汤中的倒影,缓缓说道:“贫尼担心李林甫的爪牙混入江湖,暗中破坏我们的计划。前日,有弟子看见波斯商人阿里与突厥使者密谈,形迹十分可疑。”
李瑁心中一紧,立刻想起杨玉环密信中提及西市发放的蜀锦有十匹流入波斯商栈之事。他沉思片刻,将一块虎符放入师太掌心,郑重地说:“妙真师太,此事非同小可,本王要你秘密联络波斯商会,查清阿里的底细,看他究竟在搞什么鬼。”
与此同时,安禄山的中军大帐里,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史思明面色阴沉,正疯狂鞭打一个被俘的衡山弟子,怒吼道:“说!黄河渡口的火攻阵怎么破?再不说,本将就将你千刀万剐!”他手中的狼牙棒上还滴着鲜血,在地上溅出一朵朵血花。
那弟子紧咬牙关,宁死不屈,突然咬破藏在齿间的毒囊,口中溢出鲜血,断断续续地说道:“我衡山派……绝不……”话未说完,便气绝身亡。史思明见状,恼羞成怒,一脚将尸体踢入火盆,恶狠狠地咆哮道:“传本将命令,全军加速前进,务必在三日内拿下潼关,让这些不知死活的家伙知道与我作对的下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