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小兵们见了他,纷纷停下动作行礼,脸上的汗水混着笑容,格外真切。
“都接着练。”李瑁摆摆手,走到赵二柱身边,看他给投石机上油,“这新机子怎么样?”
“比上次的轻了三十斤,射程还远了五十步!”赵二柱擦了把汗,指着远处的土坡,“昨天试了试,能把石头扔到坡那边去,砸得土都飞起来了!”
不远处,苏明远正和几个吐蕃工匠比划着什么,地上摊着一张水渠图纸。一个藏族老工匠竖起大拇指,用生硬的汉语说:“大唐……厉害!”引得周围人都笑了。
李瑁站在高台上,望着这一切,忽然觉得,所谓权力,从来不是靠威压得来的。当士兵们相信你能让他们吃饱穿暖,当工匠们相信你能让他们的手艺有用武之地,当边民们相信你能带来安稳的日子,这权力便如磐石般稳固。
入夜后,唐玄宗在御花园设了家宴,只有李瑁和几位老臣作陪。桂花树下,玄宗举着酒杯,望着满园月色:“当年你父亲总说,你性子太静,不像能成大事的。如今看来,他是看错了。”
李瑁起身回敬:“儿臣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该做的事,往往最难做。”玄宗叹了口气,“裁撤军械监的奏章堆了三尺高,你硬是顶住了;裴炎的门生满朝堂,你说查就查了;吐蕃的使者来了又走,你却能让他们真心实意地换马、通商……这股韧劲,像你祖母。”
老臣们纷纷举杯,户部老尚书感慨道:“臣在朝四十载,见过贞观的盛,也见过武周的乱,如今看着粮仓满了,边军强了,百姓笑了,才知殿下的改革,是真的为了大唐啊!”
李瑁望着杯中晃动的月影,心中清明。他知道,守旧派的势力并未彻底消失,就像墙角的青苔,一遇阴湿便会蔓延。但他更知道,只要继续把农田种好,把军械造好,把商路护好,让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强,那些阴暗的角落,自然会被阳光驱散。
宴席散后,李瑁踏着月光回府。街上的夜市还没散,小贩的吆喝声、酒肆的笑声、孩子们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烟火气。他想起年初时,这里的夜市因戒严早早关了门,如今却能热闹到三更,这便是改革最好的见证。
府中的灯还亮着,案上放着明日要议的奏折:一是在西域设新的商栈,二是给军校加派算学先生,三是给柳明月的斥候营添二十匹好马。李瑁拿起笔,在每本奏折上都批了“可行”,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窗外的石榴树早已落尽了叶子,却在月光下伸展着枝桠,像是在积蓄着力量。李瑁知道,巩固权力的路还很长,就像这长安城的四季,有繁花似锦,也有风雪交加。但只要守住那颗为大唐强盛的心,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终能迎来更明媚的春天。
远处传来了更夫的梆子声,沉稳而有力。李瑁放下笔,推开窗,秋夜的风带着桂花的香气扑面而来。他仿佛看到,几年后的大唐,边境的烽燧变成了商栈,互市的秤杆称着公平,军校的操场上,各族的士兵一起练习射箭,西市的驼铃声里,不同的语言说着同一句“安好”。
这便是他想要的大唐,也是他权力的意义所在——不是高高在上的威严,而是让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能活得安稳、活得有希望。
月光洒满庭院,将李瑁的影子投在地上,坚定而绵长。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