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通眼睛一亮:“让他们狗咬狗?”
“不止。”李瑁拿起支红签,往回纥与大唐边境一插,“再派个精明的商队管事,带着‘密信’去回纥王庭‘求助’,看他们帮谁。”
七日后,回纥传来消息:他们不仅扣押了契丹使者,还送来十名熟悉吐蕃细作手法的武士,愿协助联盟巡查边境。而那名被擒的香料铺掌柜,在得知“密信”一事后果然慌了神,供出了藏在长安的二十七个细作据点,其中竟有三家伪装成书院的“捐赠商户”。
“这些商户捐的笔墨纸砚,都掺了东西。”阿蛮拿着支从书院搜出的毛笔,笔尖在清水里一搅,水立刻变成了深紫色,“这是岭南的‘显影草’,写信时看不见,遇水才显字——他们是想让孩子们在练习时,不知不觉写出商路信息。”
孩子们听得又气又怕,丫丫攥着算盘怒道:“我们把这些坏东西都烧了!”
“不。”李瑁却摇头,指着那些被没收的笔墨,“让先生们用这些纸砚,教孩子们写‘防谍口诀’——知道如何藏,才更懂如何防。”
与此同时,李瑁派往各国的使者也有了回音。吐蕃赞普在收到大唐礼部的照会后,虽未公开认错,却撤回了边境的部分游骑;契丹可汗则送来五十匹良马作为“赔礼”,承诺约束境内武士;最让人意外的是西域诸国,他们联合派来使者,愿与江湖联盟签订“商路互保协议”,约定彼此严查细作,共享情报。
深秋的校场上,书院弟子正在演练新的“联防阵”。阿古拉的绳索套住假人的同时,丫丫的算盘珠已弹出打中假人手腕,黑风寨的孩子则用钝剑挑落假人怀里的“密信”,动作行云流水,正是将武学、商队防御术与算学技巧融在了一起。
“沈先生你看,这阵法像不像商队过沙漠时的护卫阵?”钱通指着阵形图,上面的圆点代表弟子,线条代表商路,“李王爷说,防守跟走商路一样,得知道哪是货,哪是人,哪是该舍的诱饵。”
沈青玄望着校场边新立的石碑,上面刻着李瑁亲笔写的“境固在人,人固在心”。碑旁堆着从细作那里缴获的异域兵器,刀柄上的狼头、鹰纹与旁边书院弟子的平安符、算筹摆在一起,竟有种奇异的张力——仿佛在诉说,那些试图分裂的力量,最终只会让守护的决心更加坚定。
暮色中,李瑁正与西域使者在账房核对协议。使者指着舆图上的葱岭:“我们愿意开放三处水源,换联盟商队教我们的人识别迷药——就像书院里教的那样。”
李瑁点头,在协议上加盖联盟印章:“商路通,人心通,边境自然就通了。”他忽然看向窗外,孩子们正围着篝火唱歌,歌词是新填的《防谍谣》,用的却是《商路谣》的调子,在夜风中传得很远。
沈青玄整理着新到的密信,发现狼头印记的信件已绝迹,取而代之的是各边境商栈的平安报。其中一封来自沙州,写着:“今日查获可疑香料三箱,经书院弟子辨认,皆是显影草所制。已焚毁,人心安定。”落款处,除了商队管事的签名,还有三个歪歪扭扭的小字——阿古拉、丫丫、小石头(黑风寨孩子的名字)。
账房的烛火映着舆图,上面的红签又多了几支,从长安一直延伸到葱岭以西。李瑁拿起支新的红签,往回纥与契丹交界的位置一插:“这里该设个联防点,让书院的孩子们轮流驻守,既学外语,也学辨人。”
沈青玄忽然想起晨间书院的读书声,“仁义礼智信”之后,孩子们又加了两句:“辨奸需明目,守土要齐心。”此刻听着窗外渐起的驼铃声,他忽然明白,所谓边境,从来不是地图上的一条线,而是无数颗紧紧相依的心,用信任与勇气,织成的一张无形的网。
夜色渐深,账房的灯还亮着。李瑁正在修改书院的新课程表,在“武学”“算学”之外,又添了“边境风土”“异域语言”“辨毒识伪”三门课。最末一行写着:“守江湖,亦守家国。”
远处的城墙上,巡逻兵的脚步声与书院的夜读声交织在一起,像是在为这片土地的安宁,唱着一首绵长的歌谣。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