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的雨下了整整三日,泥泞的官道上,一辆插着“江湖联盟”旗号的马车正缓缓前行。车帘被风掀起一角,露出李瑁清癯的侧脸,他指尖捏着半块被雨水泡软的饼,目光落在车外连绵的雨幕里——那里,黑风寨的弟子们正扛着铁锹,深一脚浅一脚地加固河堤,泥水顺着裤管往下淌,却没人敢抱怨半句。
“盟主,前面就是王二家的地窖了。”钱通掀帘进来,斗笠上的水珠噼里啪啦砸在青砖地上,汇成一小滩水洼。他手里捧着本湿透的账册,纸页皱得像团咸菜,“这是黑风寨的物资领用记录,您看这处——”他指着其中一行,“王二领了三床波斯毛毯,账册上写的是‘分发灾民’,可旁边的签收栏是空的,连个指印都没有。”
李瑁接过账册,指尖划过模糊的字迹,忽然抬手示意停车。车外雨势渐小,露出远处一片低矮的土坯房,其中一间的烟囱正冒着黑烟,烟柱歪歪扭扭地往天上飘。“去看看。”他推开车门,雨水瞬间打湿了肩头的锦袍,却浑不在意。
王二家的院门虚掩着,两扇木门上还贴着去年的春联,“风调雨顺”四个字被雨水泡得发涨。钱通上前推开院门,吱呀一声响,惊得院角的鸡扑腾着翅膀躲进鸡窝。地窖就在院中央,盖着块厚重的青石板,石板缝里渗着水,看着倒像是许久没动过。
“撬开。”李瑁的声音透过雨幕传得清晰。两个执法弟子上前,用撬棍合力掀开石板,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地窖里黑黢黢的,钱通点亮火把,火光摇曳中,三床宝蓝色的波斯毛毯赫然堆在角落,绒面上的金线缠枝纹沾了层薄灰,却依旧看得出精致——正是波斯商人捐赠的“暖心毯”,每床边角都绣着编号,与联盟账册上登记的分发给孤儿的那三床分毫不差。
“还有这个。”钱通弯腰从毛毯旁拖出个麻袋,解开绳结,半袋糙米滚了出来,袋口印着的“联盟救灾专供”红章被潮气浸得发暗,“账册上记着,李四领了五袋糙米,说是分发给东边帐篷的灾民,可东边帐篷的领物单上,最多的一户也只领了两升。”
王二不知何时站在了院门口,裤脚沾满泥浆,双手死死绞着衣角。“俺……俺不是故意的。”他声音发颤,眼泪混着雨水往下掉,“俺娘在陇西抗旱,上次托人带信说,夜里冷得睡不着,腿上的冻疮裂了口子,流的血把被褥都染红了。俺瞅着这毛毯厚实,就……就想着先给俺娘送去,等俺领了月钱,再买新的赔给孤儿们。”
“那糙米呢?”李瑁的目光落在麻袋上。
“是李四让俺藏的。”王二抽了抽鼻子,“他说联盟的米多,少这点不算啥,等过阵子风头过了,再偷偷运去镇上换酒喝。俺……俺一时糊涂就答应了。”
这时,院外传来一阵喧哗,几个穿粗布衣裳的孩子挤在门口,最大的不过十岁,最小的还抱着个破布娃娃。为首的女孩仰着脸,小辫子上的水珠滴落在地上:“王二哥,俺们的毛毯呢?张奶奶说,有了毛毯,夜里就不用抱着稻草睡觉了。”
王二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头垂得更低了:“对不起……对不起你们……”
李瑁转身对钱通说:“把毛毯和糙米搬到车上,先送去给孩子们。”又看向王二,“你娘的冻疮,让药堂的人去看,药费联盟出。但你私藏救灾物资,按规矩,该受罚。”
执法堂设在淮南临时搭建的祠堂里,正中挂着“公明堂”匾额,是李瑁亲笔题写的,笔锋刚劲,透着股不容置喙的威严。七位执法长老分坐两侧,少林的空明大师、武当的清玄道长、丐帮的钱长老……个个神色肃穆。王二和李四跪在堂中,面前的青砖被两人的眼泪打湿了一小片。
“按联盟章程第三章第七条,私藏救灾物资,轻则罚劳役抵偿,重则逐出联盟。”空明大师翻开章程,苍老的声音在祠堂里回荡,“王二私藏毛毯、糙米,虽事出有因,但已触犯规矩;李四教唆同犯,罪加一等。你们可有异议?”
王二重重磕了个头:“俺没异议,俺认罚。”
李四也跟着磕头:“俺……俺认罚。”
李瑁坐在主位,指尖轻轻敲击着案几:“王二,罚你去加固河堤三个月,每日负责给孤儿们送两趟热粥,工钱全部用来赔偿新的毛毯。李四,罚你去仓库清点物资半年,每日核对出入库记录,少一根针都要你赔偿。”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各门派弟子,“你们都记着,联盟的规矩,不是用来挂在墙上的。救灾物资是救命的,私藏一分,就可能有人多受一分苦。”
祠堂外的雨停了,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李瑁站起身,声音洪亮:“从今日起,各门派领用物资,必须双人核对、三人签字,账册每日一结,由执法堂抽查。设立‘阳光箱’,任何人发现违规,都可投信举报,查实后奖励举报人物资三倍价值的银钱!”
“还有,”他补充道,“每个月的初一、十五,各门派的账册都要拿到广场上晾晒,让百姓监督。咱们江湖人,行得正坐得端,才配叫‘联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