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像一层薄纱,轻轻笼住武学书院的青砖灰瓦,沙盘室里已弥漫开淡淡的松烟墨香。李瑁握着一根竹杖,杖端裹着防滑的鹿皮,在沙盘上轻轻点触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仿佛在抚摸大地的脉络。那沙盘足有半间屋子大小,铺着从漠北运来的细腻白沙,颗粒均匀,踩上去悄无声息。上面插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木牌,红、蓝、绿三色分明——红色标戍堡,蓝色记商栈,绿色代学堂,仿佛将大唐的山河脉络都浓缩在了这方寸之间,连最细微的溪流都用银线标出,在晨光中闪着微光。
“先看边境。”李瑁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在场者耳中。他身着素色锦袍,袖口绣着暗纹流云,腰间系着一块双鱼玉佩,是去年西域商队送的和田玉。他指尖划过西北方向,那里插着一排朱红色的木牌,牌上用墨笔写着“戍堡”“烽燧”“驿站”等字样,旁边还标注着数字:“这里是河西走廊,吐蕃、回纥、大食的势力在此交错,商路安危直接关系到中原的绸缎、茶叶能不能顺利运到西域。上个月突厥残部突袭了三队商队,抢走了二十匹丝绸和五十担茶叶,连赶车的老汉都被打伤了,现在还在长安的医馆养伤。”
他俯身拿起一枚红色木牌,木牌上刻着细小的花纹,是工匠特意雕的胡杨林图案。他稳稳将木牌插在沙盘中标记为“玉门关”的位置,竹杖在沙上划出一道弧线,扬起的细沙在光线下像碎金:“咱们要在这里建一座戍堡,规模不用太大,能驻扎五十人即可,但墙必须筑得厚实——用当地的黄土混合糯米汁夯实,底层还要埋三层青砖,墙角要砌成弧形,能分散冲击力,至少能抵挡投石机的冲击。”
沈青玄捧着一本厚厚的册子,册子封面是牛皮做的,边角已经磨得发亮。他翻到“玉门关戍堡”那一页,纸页边缘已被翻得起了毛边,上面贴着几张草图,是工匠画的戍堡剖面图。他念道:“根据勘察,当地有优质黏土,含沙量低,黏性强,适合筑墙。附近的胡杨林可提供木材,直径超过一尺的树干用来做梁柱,细枝能编筐子,连树皮都能剥下来熬胶。还能雇佣三十名熟悉地形的回纥牧民参与修建,他们擅长在沙地里打地基,说用‘红柳枝加砂砾’的法子,能防地鼠打洞。”
他抬眼看向李瑁,眼里带着细致:“工钱按日结算,每人每天两升米加十文钱,管两顿饭,其中一顿要带肉——回纥人说,有肉才能有力气干活,最好是羊肉,他们不怎么吃猪肉。另外得备些伤药,上次勘察时有个牧民被蝎子蜇了,用咱们的解毒膏涂了三天就好了,现在见人就夸‘中原药膏神了’。”
李瑁点点头,竹杖移向东北方向,那里的白沙上还留着昨夜画的浅浅水纹,代表鸭绿江。“辽东这边,靺鞨各部时而归附时而叛乱,上个月有个部落突袭了咱们的盐队,抢走了三百斤海盐,那可是咱们跟江南盐商订的货,耽误了十多家酱园的生意。”他在江畔插下三枚红色木牌,呈品字形,“三座了望塔,塔高五丈,分三层,每层都要设箭窗和铜锣。底层住人,二层堆粮草,顶层放信号设备。白日见敌放黑烟,用的松烟加狼粪,烟浓且直;夜里燃火把,分三色——红光示警,白光求援,绿光报平安。”
他顿了顿,指尖在沙上画了个圈:“一塔示警,两塔呼应,三塔齐鸣则意味着敌众我寡,附近的猎户、村民见信号要立刻集结。塔下要挖地窖,存够三个月的干粮和水,万一被围困也能撑得住。对了,塔门要做两道,外层是铁门,内层是木闸,防冲撞也防火攻。”
负责辽东事务的唐煜上前一步,他脸上还有一道浅浅的疤痕,是上次护盐队时被箭矢划伤的,此刻却带着笑意:“属下已与靺鞨的白山部谈妥,他们提供木料和劳力,咱们出铁器和盐巴作为交换。他们的首领叫阿骨打,是个壮汉,喝了三碗烈酒才拍板,说只要能安稳做买卖,愿意帮咱们守塔。”
他摸了摸腰间的弯刀,刀鞘上挂着个狼牙配饰:“还特意说了,塔上要多备些干辣椒,说是对付熊瞎子也管用——上次他们的人在塔上守夜,就靠辣椒面逼退了一头黑熊,那熊被辣得直打喷嚏,嗷呜叫着跑了,现在成了部落里的笑话。”
众人低笑几声,沙盘室里的气氛轻松了些。李瑁也微微笑了笑,竹杖转向中原腹地,指尖点在长安的位置:“边境是盾,中原便是血脉。长安西市的联盟总号要扩建成三层楼,底层卖大宗商品,像江南的丝绸、蜀地的茶叶、岭南的香料,都设专柜。雇十个伙计,每人每月三百文工钱,其中两个要会说胡语,一个懂突厥话,一个通波斯语,方便招待西域商人。”
他走到沙盘边缘,拿起一个蓝色木牌,上面刻着“货栈”二字:“二层做‘样品交易’,小商队不用带实物,看样订货即可,咱们负责担保运输。比如江南的绸缎,挂块样品,标上‘上等杭绸,每匹三两’,商人看中了,直接付定金,咱们从仓库调货,省去他们押货的风险。雇三个账房先生,必须会用算盘,还得认得各地的货币——上次有个波斯商人用银币付账,伙计差点按铜钱算,亏得账房及时发现,不然要少赚二十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