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协调部则带着改良后的纺纱机图纸,奔赴江南各分坛。部头是个善交际的女弟子,叫林秀,以前在百艺堂管过账。她到了苏州,先找当地乡老说明纺纱机能省三成人力,又协调民生部的弟子帮忙选址,军械坊的匠人负责安装,不出十日,苏州就建起了三座纺纱坊,村妇们围着机器笑:“这物件转得真快,往后夜里能睡个囫囵觉了。”
改革并非一帆风顺。清议堂很快收到举报,说武备部的弟子为了剿黑风寨余党,调了护民部的马匹,却没打招呼。李瑁当即召集各部头议事,在议事堂定下“跨部协作章程”:凡需调用其他部门人力、物资,必须提前报备,由议事堂统筹,违者按清议堂规矩处置。
“就像下棋,车走直,马走斜,各有各的路数,才能赢棋。”李瑁在会上说,“但车要过河,也得看马炮的位置,不能乱闯。”
这话被文宣部编成了新的连环画报,画里李瑁化身棋手,各部门是车马炮,配文写着“各司其职,配合无间”。小贩们走街串巷叫卖,连张老汉都买了一张贴在豆腐脑摊前,说“看着就明白,联盟办事更有条理了”。
一个月后,海外事务部促成了波斯琉璃与大唐纺纱机的互换,第一批琉璃镜送到长安,被礼部选为赏赐外邦使节的礼物;科技研发部改良的小型水力机在秦岭山村试装成功,农妇们用它纺线,效率比人工高了四倍;民生协调部推广的百草染,让江南的十座织坊都换上了新花色,布匹卖到洛阳,价高还抢手。
这天,李瑁到科技研发部巡查。沈万山正带着弟子们调试新做的“望远筒”,用铜管嵌着琉璃片,能看清三里外的山峰。“盟主你看,”老头递过望远筒,“有了这物件,护民部在山头放哨,能早半个时辰发现匪情。”
李瑁接过望远筒,望向远处的青城山脉。雨后的山峦青黛如洗,分坛的旗帜在风里飘动,各部门的弟子各司其职:护民部的在山脚下操练队列,海外事务部的正清点刚到的西域药材,民生协调部的在集镇上教农户用新纺车……一切都像那幅架构图,枝干分明,却又同根相连。
“沈先生,”李瑁放下望远筒,“下一步,让研发部琢磨琢磨海船。海外事务部说,暹罗国的船能载百石货,咱们的船还赶不上,得改。”
沈万山眼睛一亮:“正要琢磨这个!我已让人画了图纸,想在船底装几个转轮,借水力推动,说不定能比暹罗船快三成!”
议事堂的檀香又升起新的烟气,这次却不再散乱,顺着窗缝飘出去,与演武场的呼喝、工坊的锤声、集镇的吆喝融在一起。李瑁望着案上更新的《联盟事务总览》,各部门的职责清清爽爽,新添的“海船改良”“西域商路拓展”条目旁,都标注着负责的部门和进度。
他忽然明白,架构优化不只是分部门、定职责,更是让每个弟子都知道“自己要往哪里使劲”,让联盟这棵大树,既能扎根深土,又能枝叶舒展,经得起风雨,也承得住万钧。
暮色漫进议事堂时,秦风送来各部的月报。海外事务部的页脚画着艘小海船,科技研发部的附了张望远筒图纸,民生协调部的记着“江南新增纺纱坊十二座”。李瑁将月报摞整齐,放在《联盟事务总览》上,窗外的月光正好照在封面的银杏叶标记上,像给这新架构镀上了层安稳的银辉。
远处,研发部的灯还亮着,沈万山和弟子们的争论声隐约传来;护民部的营房里,有人在抄写新的巡逻章程;文宣部的弟子正挑灯绘制新一期画报,标题是“联盟新骨撑天地”。
李瑁知道,这只是开始。江湖之大,事务之繁,架构还需跟着时势调整。但只要守住“各司其职又同心协力”的根,这棵大树就会越长越茂,既能为百姓遮风挡雨,也能为大唐撑起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夜雨又悄然而至,打在议事堂的瓦上,沙沙作响,像在为这新的开始,轻轻唱和。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