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到西市,商户们都松了口气。百草堂的香料不再降价,却在包装上印了“可入药”的字样,注明与波斯香料的区别;百艺堂真的和飞鹰商会合作,做出了“琉璃底玻璃盏”,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沈万山拿着新赚的银子,笑得胡子都翘了起来:“这就叫‘各取所长’,比单打独斗强多了!”
可合作的路并非一帆风顺。没过多久,新罗海舶社就来告状,说他们运的人参被人换成了萝卜干,怀疑是联盟的护商队监守自盗。赵部头查了三日,才发现是几个地痞冒充弟子作案,当即把人绑了送官,还赔偿了海舶社的损失。
“得有个共同的监督处。”李瑁在第二次商会联席会议上说,“就叫‘公平栈’,由联盟和各商会各出一人当栈监,专门处理纠纷、查验货物。谁要是坏了规矩,栈里有账,按约章处置。”
公平栈就设在西市码头旁,门楣上挂着“诚信为本”的匾额。里面摆着各族的度量衡,有大唐的尺、波斯的秤、新罗的斗,旁边放着“验质手册”,详细记载着香料、琉璃、丝绸的鉴别方法——这些都是义学的少年们帮忙整理的,他们把课堂上学的商业知识、地理常识都用了进去,连哈曼都夸“比老商客还懂行”。
一次,飞鹰商会的琉璃运到码头,验质时发现有三成是残次品。按约章该罚没,哈曼却急得满头汗:“这批货是新手押运的,路上颠簸坏了,能不能通融一次?”
李瑁却指着栈里的匾额:“规矩不能破,但人情可以有。罚没的残次品,我们不销毁,让百艺堂的工匠看看能不能改造成小摆件,卖了钱分你们一半,就当是交个学费。”
哈曼又惊又喜,握着李瑁的手说:“李盟主既守规矩,又留余地,难怪大唐江湖能这么兴旺。以后飞鹰商会的商路,任凭联盟的护商队通行,分文不取!”
合作的甜头渐渐显出来。联盟的水力纺纱机通过飞鹰商会卖到波斯,那里的织坊用了都说好,又返订了二十台;新月商会把联盟的“连环画报”译成阿拉伯文,在西域流传,不少胡人因此想来大唐看看“银杏叶旗下的江湖”;连新罗海舶社都带来了他们的“海稻”种子,说是“能在咸水边生长,送给淮州灾区试试”。
这天,李瑁收到阿古拉从西域发来的信。他已能独当一面,信里说正和回纥鹰扬门、波斯飞鹰商会合开“丝路驿站”,供商队歇脚、换药、补给,“驿站里既卖胡饼,也卖汉家的馒头,商人们说,这才是真正的‘一路顺风’”。
他把信递给身边的赵部头,望着窗外西市的繁华景象。飞鹰商会的船又到了,这次甲板上不仅有琉璃、香料,还有几个波斯工匠,说是来百艺堂学习“防摔琉璃”的制作方法;码头上,联盟的护商队正帮着新罗商人卸货,少年们用学来的新罗语打招呼,引得对方哈哈大笑。
“你看,”李瑁指着这一幕,“江湖不止于陆地,大海也是江湖;规矩不止于刀剑,算盘也是规矩。能容得下别人的船,自己的船才能走得更远。”
赵部头点头称是,又递上一份新的合作章程:“阿拉伯的商会想跟咱们合开‘西域学堂’,教胡商学汉话、学大唐律法,也教咱们的弟子学西域的语言、风俗。义学的先生们都说,这是最好的‘实务教学’。”
李瑁接过章程,上面盖着各商会的印章,红得像海上的落日。他忽然明白,处理与海外商会的关系,就像在海上行船,既要守住自己的航向,也要懂得借风;既要划清船舷的界限,也要愿意同乘一船。所谓互利共赢,不过是让每艘船都能在同一片海里,平安抵达各自的港口。
暮色降临时,公平栈的灯亮了起来。各族商人和联盟弟子围坐在一起,核对账目、商量新的商路。波斯的香料味、汉家的茶香、突厥的奶酒香混在一起,竟有种奇异的和谐。窗外的码头上,飞鹰商会的船和联盟的货船并排泊着,帆布在晚风中轻轻拍打,像在为这跨越山海的合作,唱一首温柔的歌谣。
李瑁知道,这条合作的路还很长,难免有风浪、有磕碰。但只要守住“公平”二字,像对待江湖同道一样对待海外商会,这大海般的江湖,定能容得下更多船只,载来更多生机,让大唐的烟火,与海外的星月,在同一片天空下,交相辉映。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