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商人哈曼的琉璃摊前,摆着个三层的“万花筒”,转一转能看见长安的塔、青城的山、草原的羊。哈曼举着筒子对围观的人说:“这是用铁剑门的铁砂和波斯的琉璃融成的,你们看,汉家的山和西域的羊能在一个筒子里,多好!”有个书生听了,在旁边题了句诗:“琉璃映出山河色,原是唐疆一家春。”
午后的文艺台,成了文化融合的盛宴。清风观的道童弹“太极琴”,琴弦按八卦排列,弹出的调子忽高忽低,像山风拂过松林;琴声刚落,突厥的马头琴就接了上来,苍凉的调子裹着草原的气息,听得人心里发暖。接着是宫廷乐师奏“霓裳羽衣”,舞姬的水袖刚划过半空,江湖联盟的“盾牌舞”就接了上来——二十个弟子举着藤牌变换阵型,既能御敌,又能表演,看得观礼台的大臣们连连点头:“这舞实用又好看,比教坊司的靡靡之音强多了。”
压轴的是“官盟合舞”。禁军士兵与江湖弟子手拉手,先跳朝廷的“雅乐舞”,再跳江湖的“踏歌”,最后混成一段新舞——士兵的正步与弟子的轻功结合,竟有种奇异的和谐。舞到高潮时,阿古拉带着孩子们冲上台,齐唱《万族谣》:“汉家郎,突厥娘,共守山河日月长;剑也刚,琴也柔,同庆大唐万万秋。”
台下的胡商们看得眼热,大食商人让人取来琉特琴,要和铁剑门的“淬火舞”合奏;新罗使者拉着文宣部的先生,说要把《万族谣》译成汉文、新罗文,刻在石碑上带回本国。“以前只知大唐强盛,”大食商人对李瑁说,“今日才知,强盛不是靠刀剑压人,是靠这股子能把各族人拧成一股绳的气。”
庆典第三日,出了个小插曲。有个卖糖人的老汉不小心撞翻了百草堂的药材摊,三个琉璃罩摔得粉碎,党参撒了一地。老汉吓得脸发白,直哆嗦:“俺赔,俺赔……”护场的弟子却先扶他起来:“大爷没事吧?这罩子有风险预案,联盟早备了备用的,药材咱们捡起来还能用。”
这话被路过的京兆尹听见,当即让人从工部取来新的琉璃罩,还笑着说:“今日是庆典,哪能让老汉破财?这罩子算官府的。”苏婉也过来圆场:“您的糖人做得好,给孩子们分几个,就当赔礼了。”老汉感激得直作揖,后来索性把糖人摊摆在百草堂旁边,见人就说:“江湖人和官爷都是好人,比这糖还甜。”
这事传开后,百姓们更加亲近。有个穿绿袍的书生挤到演武场前排,对赵虎说:“小生以前总觉得江湖人粗野,今日见你们护着老汉、哄着孩童,才知侠义不在刀光里,在待人处。”赵虎笑着拍他肩膀:“书生这话在理!咱们练拳,不是为了打打杀杀,是为了护着这些烟火气。”
三月初七的闭幕式上,唐太宗亲自给“庆典之星”颁奖。铁剑门的“彩剑舞”得了金奖,赵铁柱捧着金镶玉令牌,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俺……俺回去就把这令牌挂在锻造坊,让徒弟们看看,打铁不光能糊口,还能为国争光!”百草堂的“生态药材展”得银奖,苏婉领奖时说:“这奖该给药农们,是他们守着山、护着田,才有这些好药材。”孩子们的《万族谣》得铜奖,阿古拉代表大家领奖,用不太标准的汉话说:“俺们要把这首歌教给更多人,让所有人都知道,大唐是个大家庭。”
颁奖结束后,唐太宗让人抬来一缸“同心酒”,亲自给李瑁斟了一碗,又给身边的禁军统领、京兆尹各斟一碗:“这碗酒,敬江湖的侠义,敬朝堂的法度,更敬天下百姓的安宁。往后,咱们就像这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酿大唐的好日子。”
百姓们见了,也自发端起随身带的水囊、酒壶,跟着喊:“共酿好日子!”声浪滚过曲江池,惊起一群白鹭,绕着“国泰盟兴”的匾额飞了三圈,才往远处的长安城飞去。
庆典落幕时,夕阳把曲江池染成金红。李瑁望着收拾展台的人们——江湖弟子帮禁军拆栏杆,药农给士兵递水,波斯商人的伙计正帮赵铁柱抬铁炉,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像刚一起忙完了自家的喜事。
“你看这光景,”郑玄走到他身边,手里还攥着百姓们的留言簿,上面写满了“明年还来”“江湖朝堂一家亲”“生在大唐真好”,“比任何文书都管用。百姓心里的秤,比天平还准,谁真心对他们好,他们就跟谁一心。”
返程的马车上,李瑁摩挲着那枚金镶玉令牌,正面“大唐”二字刚劲,背面“江湖”二字柔和,合在一起,倒像幅小小的太极图。他想起孩子们唱的《万族谣》,想起赵铁柱的彩剑,想起苏婉的药材,想起那个卖糖人的老汉——这些看似不相干的人和物,因为这场庆典,有了共同的温度。
车窗外,送别的百姓还在挥手,手里举着庆典的纪念品:铁剑门的“安”字钥匙扣,百草堂的薄荷香包,孩子们画的“官盟合舞图”。这些物件上,既有朝廷的印鉴,又有江湖的标记,像一个个小小的坐标,标注着这个春天里,长安的樱花如何与江湖的刀剑、朝堂的旌旗,共同织出一幅最鲜活的盛世图景。
李瑁知道,庆典会落幕,但有些东西永远不会散——百姓心里对“江湖与朝堂和睦”的期盼,对“大唐繁荣”的认同,会像曲江池的春水,慢慢流进更多人的心里,汇成一条更宽、更长的河,载着这天下的安宁与兴旺,一直向前,奔向更远的岁月。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